第619章 途中景
“將軍提攜之恩,末將沒齒難忘,知曉將軍赴南地辦差,末將無以為報,愿率麾下兒郎護送將軍至焦縣。”
“大過年閑的沒事干了吧。”韓佑將腦袋伸了出去,樂呵呵的說道:“你這旬陽縣縣府只是暫時的,等正月過后吏部那邊會派文臣過來,你還是折沖府都尉,哪來什么提攜之恩。”
曹理義感動的夠嗆,還得是將軍啊,明明是大恩,到人家嘴里輕飄飄的一句話根本不在乎。
其實他想多了,韓佑根本不懂這里面的彎彎繞。
不說前朝,只說本朝,沒哪個地方的折沖府都尉能夠兼文職,統管一地的軍政大權,哪怕是下縣。
韓佑將旬陽縣三巨頭全拿下大牢了,反倒是讓折沖府都尉統管這里。
代表什么,代表曹理義出淤泥而不染,代表他文武雙全,代表他深得韓佑這個天子親軍的信任。
那么等到兵部考評的時候,上佳二字肯定是沒跑的了。
這也就罷了,裴麒已經和他說了,韓佑準備修路,投入那么多錢,那么多精力,信不著朝廷派過來的官員,肯定是會和朝廷說讓當地折沖府監工的。
一旦和修路這事沾上關系,將來功勞冊上絕對有他的名字,說不定還名列前茅。
干掉三巨頭,唯獨沒動曹理義。
等于是告訴兵部,這人,他韓佑認定了,算是人品保證,品格擔保。
讓他掌管軍政大權,代表他文武雙全,能文能武,難得的人才。
監工修路工程,深的韓佑信任,天子親軍信任。
三件事加起來,品格擔保,能力認定,賦予大任,這不是提攜大恩是什么?
按照“圈子里”的規矩,曹理義已經算的上是韓佑的人了。
當然,話說回來,韓佑其實也不了解曹理義,他就是覺得能和旬縣三巨頭對著干的人,不可能是壞人,再一個是這個名字好記,一看到北門御庸,他就會想起這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