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倒戈
但是審核這個詞,韓佑根本沒了解怎么回事。
戶部衙署才幾個歪瓜裂棗,從尚書到文吏,即便加上外派到各州府出公差的官員,滿打滿算七十一人。
七十一人,這就是戶部的全部陣容了。
靠七十一人,核算全國的稅銀,容易,因為到他們手里的賬目都是一層一層核對好的,他們進行最終核算。
靠七十一人,查清楚稅銀是不是有少的、漏的、瞞的,天方夜譚。
人手根本沒那么多,只有覺得的確有問題,問題很大,戶部衙署才會讓一些官員去當地調查。
說的再通俗點,戶部是管財政的,收錢,發錢,錢怎么用,都能去做出決定,唯獨不管“查”,這事是歸刑部調查的,各州府為了貪墨稅銀,不惜修改公文、蓋空印、乃至殺人,嚴格來說這是官員的問題,歸刑部官,歸吏部管,和戶部有什么關系。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戶部認為這一筆賬目有貓膩,是可以派人去查的,也是權利范圍之內,查清楚了,哪怕只是有一些指向性證據,也可以拜托吏部和刑部出手,深入調查。
話再說回來,就算戶部不查,或是真的被欺瞞了,他們的責任也不大。
七十一個人,工作就是核查賬目,而非核查哪里來的賬目,誰寫的賬目,賬目上最初的數字是什么。
話再再再說回來,戶部如果發現誰欺瞞、貪墨稅銀,并且掌握證據揭發了,他們是有功勞的,大功勞,查出的貓膩越大,數額越大,功勞越大。
說的通俗點就是,稅銀少了,他們不用負責任,因為戶部的全力沒那么大,只有在京中權利很大,在地方是沒權利的,但是呢,如果稅銀多了,通過他們調查或者對比,多出了很多稅銀,那么,他們是有功勞的,這功勞誰都奪不走,搶都沒辦法搶。
所以說,韓佑沒血洗戶部,而是白折騰了四天后,反倒是給戶部一眾官員拱手送去了功勞。
按照韓佑最初的理解,戶部是查稅,大家也是這么說的。
可實際上,戶部是“核”稅,從不同的語境和前提來理解,這個核,也是查。
其實之前北門御庸也覺得不對勁,韓佑費勁巴拉的給戶部官員查什么稅弄什么功勞啊,不過小胖子轉念一想,韓佑經常干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傻比事,也就沒多什么。
當然,如果韓佑大肆宣揚說戶部都是廢物,稅都查不明白,漏掉了那么多,戶部也會丟人,也會成為眾矢之的。
問題是戶部官員一個個欣喜若狂,讓韓佑擔憂的那種情況,那種一個個死鴨子嘴硬的情況并沒有出現,相反,戶部官員現在恨不得拿韓佑當爹一樣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