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意在沛公
現在韓佑離京了,佟浩然豈會再隱忍下去,要是不將場子找回來,退休后入土都難安。
其實就當年韓百韌奪宮的時候吧,打了很多人,那時候老韓說弄死誰就能弄死誰,而且大家都挨揍了,當時就沒人多想什么。
到了后來就這群所謂的大人物們,不知多少人晚上睡著睡著突然和詐尸似的醒了,一拍大腿那叫一個恨啊,越回憶起怎么挨揍的越生氣,越鬧心,越后悔當時怎么沒拼了,佟浩然就是其中之一。
“陛下,臣非是對新律有異議,而是對…”
出班的佟浩然沒有自稱老臣,而是稱臣,由此也可以看出來這老登挺不服老的。
人家自稱老臣或多或少帶點炫耀資歷的意思,他不的,他就覺得“老”字不好聽。
“為何這新律聽起來如此古怪。”
望向陳永志,佟浩然沒有馬上亮出獠牙,一副虛心求教的模樣。
“陳大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百姓上工,商賈雇工,百姓入府做差,府邸招工事也,南門立木本是信之一字,信,本是五常之一,為何要寫在律令之中,難道我大周已是禮樂崩壞,仁、義、禮、智、信,皆要立于政令之中不成?”
不等陳永志開口,佟浩然看向天子,音量抬高:“臣是監察使,不通律法,可臣是文人,知歷朝歷代律法政令不知凡幾,臣心生惑也,律法政令今何在,皆不在,在的是三綱,是五常,是君子之道,這些在于人心,臣以為與其書寫政令律法,不如教化四海,新律書寫于律令之中,卻不如寫在人心之中,倘若事事納于文字,如何傳承千年,如何創萬世基業。”
不少文臣暗暗點頭,公允來講,這話也不錯。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也不可能犯罪,意思是朝廷光用律法要求治標不治本,要治本還得是提高全國朝百姓素質與修養水平,大家素質都上去了,都變成道德高尚之輩,哪怕什么律法都沒有也不會出事。
有一說一,這話就等于是理想派,不考慮現實。
龍椅上的天子面無表情,無人知道老八心里在想著什么。
這話真沒法反駁,總不能說全國朝老百姓素質不咋地吧,現在說,倆時辰之后傳遍京中,倆月內傳遍國朝,然后全國老百姓罵老八,什么特么狗皇帝,你素質才差,你全家素質都差,日你奶奶。
新律,工律,既然帶律肯定與刑罰、懲治有關,大家心知肚明,其實這玩意就是要求特權階層的,可又不能明說,只能說是保障雙方的權益。
結果這佟浩然一開口,直接談到“信”上了,談到教化上了,還說只重律法不重教化治標不治本,著實是個斷章取義的老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