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出京
“陛下所言極是。”
文武感慨萬千,韓佑能走到今天這一步,絕非偶然,有運氣的因素,但絕不會太多。
無事的時候,總是吊兒郎當,沒大沒小。
出事的時候,總是成為那個讓人最放心的人。
在韓佑入宮之前,天子已經召見了許多大臣,戶部的郎中、禮部的員外郎、工部的監丞。
這些臣子進來后,施禮,詢問,然后則是廢話連篇,瞎耽誤工夫。
戶部的,嘰嘰歪歪,再調錢糧需耗費多少日,給不了準數,最快能幾日,最慢能幾日,啥,你問我什么時候能籌措完,我上哪知道去,不是說了嗎,最快幾日,最慢幾日,誰能打包票…
禮部的,嘰嘰歪歪,哎呀我累勒個去啊,咋還塌山了,是不是上天預警啊,老八你最近沒干缺德事吧…
工部的,嘰嘰歪歪,天冷難行,陛下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別急,咱從長計議,慢慢來,誒你咋又急了呢,不是說你先別急嗎。
唯獨韓佑,只有韓佑,比天子還要急,都不愿意再多聽天子解釋怎么回事,直接要將了解情況的人帶走,路上慢慢問,禮都不施,馬上動身,甚至都沒有去問該怎么做,也沒有說他會怎么做,就那么走了,急匆匆的走了。
其實這事就是個燙手山芋,事已經出了,無論是誰去,都是減少損失。
就好像追贓款似的,丟了一萬貫,區別在于追回來是多是少罷了,而不是去“賺錢”,賺多賺少,都是賺了,都是功勞,追贓款,不過是亡羊補牢之舉,吃力不討好,和功勞幾乎扯不上邊,因為損失是注定的。
救災,很少和立功沾上邊的,死了一大堆人,然后天子給救人的人一頓夸,不像話,除非能全救,但是不可能。
除此之外,這虎符也不是輕易能給的。
塌山,就要通山救人。
救人,從京中調人會耽誤很多時間,只能從周圍的折沖府和屯兵衛,再調集附近青壯民夫。
可如果從下縣調兵,就需要將虎符給某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