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攔路將軍
不少南軍老卒拉住了旁邊的雜兵手中韁繩,隊伍一分為三,十多名老卒護住了韓佑,其他兩支隊伍一前一后,攜帶短弓的老卒全抽出了弓箭。
雜兵們全都緊張了起來,見到老卒們如臨大敵,困意頓無,略顯驚慌的看向周圍人,不知所措。
韓佑的目光再次被風白吸引了,后者竟然趴在了馬背上,將身體緊緊貼住馬背不說,還操控著胯下戰馬微微偏移,可以理解為“側面對敵”。
要知道這是一種本能,老卒的本能。
遇到不明的敵情時,沒有弓箭的老卒就是這種姿勢,戰馬側立,可以第一時間調轉馬頭離開,能節省不少時間,二是如果陷入重圍,或是被箭矢襲擊,能夠暫時將戰馬當做“盾牌”,身體貼在馬背上,也是為了減少被箭矢射中的幾率。
不止是韓佑注意到了,陸百川也注意到了。
風白能有這種習慣無非兩種情況,一,從小訓練而成,二,軍中習慣。
軍中肯定是不可能了,那么只有可能是從小訓練的,那么問題來了,世家子,還是庶出,從小訓練這種事做什么?
所以說這件事就很矛盾,風白說他是庶出,家里人希望他在京中謀一條出路,參加科舉。
既然是參加科舉要當文臣,為什么從小接受這種戰陣上的訓練?
陸百川看了眼韓佑,見到后者也凝望著風白,沒吭聲,韓佑注意到了,大川兒自然不會再去提醒。
片刻后,兩名南軍老卒回來了,帶著一名身披甲騎卒。
這一看就是折沖府的府兵,而且還是重甲騎卒。
重甲騎卒和邊軍騎卒最顯著的區別就是馬鎧。
邊軍一般不出關,出關就是追擊戰,需要強大的機動能力,裝備自然都是輕甲,甚至很多勇猛的邊軍騎卒在特殊情況下直接舍棄到輕甲。
而折沖府,尤其是上府、中府,他們的職責是平亂、維持地方穩定,不需要長途奔襲,穿的“鎧”,包括馬鎧。
馬頭、頸部、肩部至胸部,腰部兩側以及臀部,都掛著“甲”,也就是“面簾”“雞頸”“當胸”“馬身甲”與“搭后”,將胯下戰馬包裹了三分之二的面積。
馬上騎卒,則是連鎧,以魚鱗形的甲片制成,鎧甲的長度延長到腹部,小臂是皮革,下擺依舊是甲片,圓弧形,腹部與胸口鑲嵌了橢圓形的鐵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