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獻計
兵部的人都看出來了,周恪極為在乎京衛(wèi),也就是軍權,朝堂文武自然不會多說什么。
直到登基半年左右,周恪想要換掉關炆了,因為關炆著實是沒什么才能,真要是治軍有方的話,京城以及皇宮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換了主人。
按道理來說關炆都這么大歲數(shù)了,不用天子開口他也應該主動上書請辭,結果不知道是貪戀權位還是其他原因,告假回瓊州省親的時候就一直沒回京,拖到了現(xiàn)在,名義上他一直都是柱國將軍統(tǒng)領著京衛(wèi)。
剛才文武點頭,意思是說天子還真一點辦法沒有,在關炆不回京不主動上書請辭的前提下,天子是沒辦法換掉關炆這個柱國將軍。
原因有三,一,京衛(wèi)再廢物也有好幾萬人,算上后勤以及幾個管轄的兵備屯兵衛(wèi),過十萬了,除了天子安插到一些緊要職位的將軍、校尉們,其他大部分統(tǒng)軍的幾乎都是關炆的親信。
如果天子一意孤行扯掉關炆,關炆再發(fā)發(fā)牢騷,或者暗地里搞些什么小動作,會讓不少京營軍士對天子心生不滿。
在很多京衛(wèi)軍士的眼中,關炆并沒有犯過什么大錯,而且京衛(wèi)待遇能夠比其他折沖府、邊軍好一大截,都是關炆這個柱國將軍爭取而來的,說白了,就是拿朝廷的錢,養(yǎng)肥自己的兵,從而收獲基層軍伍的支持。
原因之二,關炆出身東海世家,當年周恪名義上是前朝大太子的人,關家在周恪暴露反心后沒少派人在東海游說,更是出錢出力送到周恪帳中,現(xiàn)在周恪登基了,又直接給關炆拿掉,未免會落得一個不仁不義的名聲。
原因之三,像關炆這種級別并且身居要職的,無論武將還是文臣,在不犯原則性錯誤的前提下,天子是不能直接將其擼掉的,就如同之前的吳勇、申屠罡、趙中正之流,除非是朝廷君臣有了一定默契,都認為這家伙不能再留下了,獲得幾部尚書和老臣的支持以及默許,法理、情理上都能說得通,才能將關炆這種級別的官員撤換掉。
周恪想要讓京衛(wèi)煥然一新,必然會換一個治兵有方的將軍,名不正言不順,不管哪個將軍上位,肯定是要有柱國將軍這個身份,上柱國或者柱國,都可以,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關炆讓位。
想讓關炆讓位,就得讓這老匹夫主動上書請辭。
“韓佑。”
天子敬了韓佑一杯酒:“你鬼主意最多了,為朕想個法子,朕已是容不下關炆這老匹夫了。”
旁邊陪酒的文武啞然失笑,這種軍伍的事,韓佑豈會懂。
“首先,這不叫鬼主意,你可以可以稱之為良策,怎么能叫鬼主意呢。”
韓佑翻了個白眼:“你直接高升他就好了嘛。”
“高升?”
“表揚表揚,然后高升他為上柱國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