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莫修謹和阿沅姐要回幽州了
風言風語總是比真相更瘋狂,一人添油加醋一句,事情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百姓已經將每年邊關遭韃子掠奪之事,全部算到皇后和太子頭上,算到陳家頭上。
光是百姓私下議論,自然引起不了重視。但很快太學的學生集體請議,求皇上徹查此案。
再到御史接連上書,太子德不配位,當廢!
吳王本來正樂呵著呢,此事必能廢掉太子,甚至皇后和陳家都保不住。如此,自己就能順利成為儲君。
但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因為他發現,不管是百姓的議論,還是百官的討論,除了吳王黨之外的人。
更多的是責罵太子黨,然后同情凌王,有人說凌王忍辱負重,當年被皇后害的大敗一場,連腿都殘疾了,可他從沒叫過冤屈。
有人說凌王才是心系天下,外有強敵,內有太子黨迫害,還是以驅除韃子為己任,那么苦寒貧窮的幽州,他才去了幾年,就有遠征之力。
自然也有人贊凌王妃,一個農女,背后也沒母族支持,凌王遠征她獨守幽州,這是何等魄力啊!
再細思王妃一直做的事,建平民也能看得起病的大醫館,為邊關荒城幽州,建一座萬書閣。
簡直是在知識的荒漠挖了一方綠州!還善待工匠,建工匠協會。善待百姓,給百姓分發田地,鼓勵開荒……
本來凌王妃在幽州做的一這事,長安人是知道的,但因為大家的目光都被凌王強搶貴女為妾,凌王亂殺士族這件大案子給吸引過去。
如今傳回的消息來看,凌王明顯是被冤枉的,這分明就是太子黨往凌王身上潑臟水。
百姓的議論便轉到凌王妃為幽州做的那些實事上面,現在大家說起農女王妃,那是不帶絲毫嘲諷,而是真正的敬佩。
當然,沈冬素做的事能傳的那么廣,那么細致,少不了姜氏的功勞。
總之,當吳王發現,事情的兩大主要當事人,太子和凌王,已經是一黑一白的兩個角色,而他個人則成了配角被人完全無視時,竟然找不到扳回一局的辦法。
甚至覺得不能就這樣讓太子落馬,現在凌王風頭正盛,太子被廢,極有可能是他被立為太子!
不行,一定要等凌王遠征回來,最好是滅了韃子,他自己勞累過度死在邊關回不來了,或者是被太子派人暗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