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薅士族羊毛
即不能養(yǎng)大某個士族;又不能讓他們團結(jié)起來;不能一味打壓,得給點甜頭吊著;還要讓他們?yōu)樽约簰赍X……
因為生辰宴上的議事,以往北境寂靜的冬月,隨之火熱起來。從幽州通往各州城的官道,哪怕是大雪紛飛之際,也能看到馬車。
官道上的積雪每天都有人清掃,載煤炭的車給雪地涂上一條條漆黑的車轍印。
沈林鐘將基地那邊庫存的一批舊貨,全部送到幽州城,也被往來采辦年貨的商隊買完了。
煤球、鐵爐、米粉、糖果、成品棉衣、干海魚海帶、風(fēng)干肉、香料等等幽州特產(chǎn),成了整個北境的暢銷品。
因跟西域的商道斷了很多年,導(dǎo)致大夏境內(nèi)的域外香料貴的出奇,且只有士族和勛貴、富商吃得起。
呃,普通百姓別說香料,一年中有六個月能吃鹽的,都是富農(nóng)。更多的時候只能吃醋布和鹽泥。
沈冬素剛來幽州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有大片大片荒蕪的戈壁灘,長著少量的雜草。這個時代的戈壁灘還不像后世那樣沙化嚴(yán)重,還是能種一些耐干旱的作物。
她請姜家商行幫忙,買了很多小茴香、紫蘇、孜然類香料的種子,直接灑到戈壁灘,什么都不用管,春天撒,秋收收。
攢上一年當(dāng)種子,再有風(fēng)一吹,整個戈壁灘自己都開始長孜然,通過曬干炒熟再磨成粉,配和一些北方的本土香料,八角、桂皮、香葉。
雖然沒湊成十三香,但五樣香、七樣香還是湊成功了。加上火鍋和烤肉在北境傳開,香料的需求量急速加大。
在世人眼中完全沒用的戈壁灘,經(jīng)沈冬素的手灑上一把種子,幾年過去,香料生意已然成了幽州的特產(chǎn)之一。
每每看到那長滿孜然的戈壁灘,龐先生都要感嘆幾聲,王妃真乃福星是也!任何沒用的東西經(jīng)由她一指點,都能變成寶貝。
搞得現(xiàn)在戈壁灘都有百姓搶著開荒了,種香料可比種莊稼賺的多。農(nóng)科院又改良沙土西瓜種子,同樣讓農(nóng)民多了一個可種植的作物。
幸好這些副農(nóng)作物不挑地,不然肯定會有人為了掙錢,用好田地去種。
進入臘月,幽州城越發(fā)熱鬧非凡,往來都是采辦年貨的商隊。偶爾在王府都能聽到,外面?zhèn)鱽眈橁牭拟忚K聲。
沈冬素雖然已經(jīng)出了月子,但她還是沒出王府一步。每天花半天時間聽官員們來匯報工作,再聽謝清芷和陳落雪,匯報和各地士族合作生意的進度。
剩下的時間,她都用來陪孩子加睡覺上面,她現(xiàn)在非常嗜睡,每天最少要睡五個時辰。吃的也多,一天三頓正餐,還有上午茶、下午茶和宵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