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零一章 色厲膽薄
這一夜廣寧城內一片寂靜,沒有幾個人知道,一場大的風暴再次開始。
淳于布抵達廣寧城外時,已經是黎明時分。
糧車內發現橫刀,當然是非同小可的事情,淳于布也不得不前來廣寧城解釋清楚,這固然是因為一定要說明白自己與藏匿軍械無關,此外還要說服廣寧這邊重新調糧送往榆關。
榆關的糧草告竭在即,這不是靠玩笑的事情,作為守關主將,淳于布必須要迅速解決這個問題。
他雖然幾次以糧草不到榆關可能會發生兵變作為威脅,但他比誰都明白,榆關區區不到千人,又怎能當真因為糧草遲延而發生兵變?如果真的出現變故,不說龍銳軍找到求之不得的借口馬上就會出兵平亂,即使龍銳軍按兵不動,幽州那邊也一定會發兵。
遼西被龍銳軍控制,榆關無糧可食,而且處于被兩面夾擊之態,那幾百號守關兵士的士氣必然會低迷到極點,只怕幽州軍還沒殺到,守關兵士便會棄關而逃。
真要如此,無論收官將士是戰是逃,最后倒霉的肯定是自己這位守關主將。
淳于布對此看得十分透徹,知道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最好的選擇,就只能是親自回廣寧城將情況說明白,然后想盡一切辦法讓城中盡快調糧。
宇文承朝派耿紹快馬加鞭先回城稟報情況,自己則是與淳于布一起,留下一部分繼續封鎖鷹嘴峽,抽調半數人一同護送糧隊回城。
淳于布的兩百騎兵也一同跟隨,只是黎明時分到了城門處,守城的兵士卻并不準許榆關騎兵跟隨入城。
“淳于朗將,按照高將軍的軍令,廣寧城暫時由龍銳軍駐守。”宇文承朝倒是很客氣地解釋道:“其他兵馬沒有高監軍的準許,是不可入城。不過這個規矩淳于朗將肯定很清楚。”
淳于布當然明白。
圣人登基之處,三州七郡叛亂,平定之后,圣人就花了數年時間全力整頓地方軍務,不但嚴格限制各地州軍的編制,而且大唐各路兵馬的調動也都是極為嚴格。
淳于布手下的兩百騎兵都是榆關兵馬,按照軍律,沒有兵部的調令,確實不可擅自調動,即使距離京都太遠,一旦發生突兀情況,就算要調動三百人以內的兵馬,也需要得到地方監軍的批準,否則就是觸犯軍律。
淳于布也清楚,自己手中沒有遼西監軍高讓的調令,兩百騎兵一旦入城,一定謀反的帽子扣下來,后果不堪設想。
可是孤身入城,卻還是心中惴惴。
他心中郁悶至極,想著自己出身遼東軍,曾是遼東軍中威風八面的人物,就算是汪興朝等高層將領對自己也是關照有加,在東北四郡的地面上,自己擺不平的事情真不算多。
但這兩日卻是處處受制,可說是自出生以來過得最窩囊的兩天,心中滿腔怒火,卻無處可發泄,甚至根本不能發出來,不由對秦逍和龍銳軍更是恨之入骨,尋思著有朝一日定要將這伙人殺個雞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