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七章 奉旨辦案
前面那幾樁案子等同于試探遼西官員甚至遼東軍的反應,確定沒有人敢卷進來攪合之后,云祿這才干脆利落地將十問狀一案翻轉過來,判定公孫尚當年證據不足有草菅人命之嫌,又判定白玉樓等人并無謀反之實,公示過后,反倒是受到城中百姓的一片頌揚,于是云祿和徐盛分別以大理寺和刑部的名義,最終判定螢草堂所有涉案人員無罪,被關押的涉案人員立刻釋放。
螢草堂在遼西本就是極有影響力的一群讀書人,當年十問狀一案遼東軍和官府殘酷打壓螢草堂,人們是敢怒不敢言,此番朝廷派來的欽使用極快的時間為這起成年舊案平反,著實讓人們心中歡喜,而文人士子們對此案的平反更是贊頌有加,京城來的大理寺云少卿和刑部徐大人立時被夸贊成鐵面無私秉公辦案的清官能吏。
秦逍一開始為螢草堂平反,只是希望拉攏遼西文人為己用,卻想不到這起案子竟然大獲民心。
云祿和徐盛自然也想不到,順著秦爵爺的意思為螢草堂翻案,竟然會被遼西百姓歌功頌德,但如此一來,對接下來繼續審理案件自然是大大有利,畢竟通過十問狀一案,已經讓朝廷派來的欽使獲取了威望也受到擁戴,之后審理案件自然會更有底氣。
遼西郡守公孫尚已死,郡尉喬明水早為階下囚,郡丞霍勉之也是識時務地投向秦逍這一邊,再加上遼西治所廣寧城在龍銳軍的控制之下,秦逍并不擔心遼西這邊的官員能掀起什么風浪,唯一提防的是遼東軍和安東都護府那邊是否要出面找麻煩,為此也做好了應對準備。
遼東軍是地方鎮守軍,明面上肯定是不敢卷入遼西事件,一個不慎反倒會給秦逍抓住軍人涉政的把柄,他知道遼東軍那邊就算有大動作,也只能利用安東都護府出面,不過云祿和徐盛是朝廷欽派,有旨意在手中,都護府那邊就想過來找茬,面對朝廷的旨意,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畢竟在當下的遼西郡,龍銳軍成為實際控制者,拳頭自然硬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