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孫燕生的用人理論
“米國人喜歡錢,但錢不是萬能的。”
孫燕生說:“無論是化工還是科技業,技術大牛們需要的東西很多,科研成果得有公司幫你轉化為實際產品吧?世界各地的國際會議你要常露臉吧?最好飛來飛去做演講,名利雙收。高端研討圈子你得擠進去吧?一些行業內的酒會、招待會帶不帶你玩?寫推薦信給以前就讀的學校推薦個老友家孩子管不管用?一些業內案件或者專利官司找專家證人時會不會想起你?有沒有出版社愿意幫你的專著出書或者被選用教材?”
他說完指了指宋亞,“這些你通通給不了,而陶氏可以。他們和其他巨頭長期資助一系列的行業基金會、研討會、國際會議、科研機構、學校、政府、軍方,所有這些,構成了一個很大的生態圈APLUS。是,這些都是花錢和時間能解決的問題,但這又不僅僅是拿錢和時間就能簡單堆出來的生意,你手下那幫技術型高管是愿意過前面我說的生活,還是做一個僅僅為嘻哈歌手工作,有點身家但被全行業無視的邊緣人?這不難選擇對嗎?”
“沒我擴寬熒光劑的使用場景,他們那會兒都快失業了。”聽完他這通針對技術大牛的用人理論,宋亞心里有些開竅了,但還是撇著嘴抱怨。
“別孩子氣了,我們都知道此一時彼一時的道理。”孫燕生說。
“好吧,確實,我這才哪到哪啊……”
宋亞感嘆,十九歲,當添頭的工廠在手里轉了圈賣了一億,雖然有天啟還是,但自己的個人能力也是關鍵因素……
吧?
總之也沒什么好太看不開的,陶氏既然想殺入熒光棒市場,就讓他們去和本子廝殺吧,反正自己其實也不太看好,起碼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米國好像行不通。換自己一個人來做的話,光超高的擴產投資就扛不下來,然后附近居民、環保和工會等壓力也不一定能頂得住。
這破廠子還有和軍方有關,想干什么都被制約死了。
“對了,還沒恭喜你。”孫燕生伸出手,“你賺錢的方式很低調,我之前還以為你只是個熱衷投資科技業的歌星,沒想到化工行業里做得也不賴。”
“謝謝,我只是誤入那個行業罷了。”宋亞小小謙虛了一下。
“不過以后就低調不起來了。”
“怎么說?”
“陶氏是被納入道瓊斯工業指數的大型上市公司之一,一舉一動都倍受全球資本市場矚目,這樁收購案的細節很快就會體現在財報中的。”孫燕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