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細作(四)
所以人們便有了樂極生悲,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之語,其實說的都是一個道理,能一生活的順風順水的人根本不存在。
因為苦難才能讓人成長,“容易”的日子過的久了,你一定會在某個時間栽上個大跟頭,這才符合自然規律。
有些人在苦難當中另避蹊徑,走了出來,比如楊恭仁,有些人則在苦難中垮了下來,比如李神通,從精神到肉體,皆已陷入谷底,而且是不太可能翻身的那種。
兩個自小相識的關西貴族隔著牢門默默對視,咫尺之近,又仿如有天涯之遠。
李神通臉上終于浮現出了些驚喜,能在這里遇到熟人,真的是很不容易,可轉瞬間,他的目光便暗淡了下來,顯然智商重新占據了高地。
楊氏,李氏為姻親之族,在這百多年當中,相互牽扯,在很多時候互為表里,分割不開,可時至今日,兩家……的仇恨比外人卻也要更深。
長安城中楊氏子孫的哀嚎求告聲,并未過去多久,甚至在耳邊猶有余響……于是,李神通的神色間,便漸漸染上了些慌亂和恐懼。
楊恭仁垂下眸子,輕輕敲了敲鐵柵欄,立即有人上前,打開了牢門,楊恭仁邁步而入,里面的李神通緩緩起身,深施一禮。
嘶啞的聲音有如垂死的夜梟,“原來是楊兄到了,看來,吾之死期近矣,楊兄是來給俺送行的嗎?”
關西人向來直接,當然這是跟其他地方的貴族相比而言,楊恭仁聞言,笑容真實了許多,心里道了一句,李大郎雖有落魄,可到底還算沒丟了關西人的臉面。
關西人顧盼自雄多年,就算互為仇敵,卻也不愿看見同類有如犬豕的狼狽模樣,正所謂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嘛。
“賢弟啊,今日你我故交乍一相見,不談前情往事也就罷了,也不能輕也不能輕易論及生死吧?”
所謂千古艱難唯一死,李神通自然是不想死的,他此時垂下眼簾,掩蓋住泛起的驚喜,努力的保持著關西貴族的架子,做束手邀客狀,可他臉上的肌肉卻因為激動不由自主的抽動了起來,看上去有點可怕,像個精神病人。
楊恭仁也沒再多說什么,抬腿便上了床榻,與李神通相對盤膝而坐。
其實這個時候,楊恭仁心里已經篤定非常,同時呢,也又暗嘆了一聲,人啊,真的是不能比呢。
那劉政會不過是匈奴兒之后,籍籍無名之輩,在牢中關了許久,之前略略看了兩眼,卻是給了他一種身在囚中,如安靜室的感覺,如果沒看錯的話,此人那人心志堅凝,不論才學如何,只這一點,就足堪敬重。
相比之下,李神通……不過一凡人爾,搖尾乞憐乃早晚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