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急報
可過了沒幾天,李世民殺獨孤懷恩,幾乎一下便成了眾矢之的,唐儉向來跟李世民交好,李世民私下里找他商議,讓他回去京師,在朝中為自己說話。
于是乎,唐儉回京……
嗯,這是一個比較悲傷的故事。
不過話說回來了,唐儉的遭遇也一定是有原因的,除了他是晉人之外,他與秦王李世民交好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當年的太原舊臣們,多與李世民有著交誼,可你現在瞧瞧,朝中還有幾個舊人在?
劉文靜被殺,劉弘基,柴紹等人在外,已經許久沒有回來過了,劉政會,阿史那大奈等被俘,長孫順德叔侄,還有蕭禹等人時不時獲罪。
而像房玄齡,杜如晦,虞世南,宇文士及,段志玄,劉世讓,侯君集等人,都是秦王府中人,標簽太過明確,沒了天策府,他們就什么都不是。
唐儉其實也是受此牽連,不像開始時那么受李淵信任了。
就像前些時殷開山傷愈回京,李世民一直想推薦唐儉暫任兵部尚書,可殷開山只一回朝,便因軍功而取尚書位,幾乎沒給唐儉留下一點的機會。
所以,從李淵口中說出向來知兵的字眼,聽在唐儉耳朵里,其實充滿了諷刺的意味。
只是他也很清楚的知道皇帝想聽什么,可悲劇之處就在這里,他現在身不由己,同樣也必須是言不由衷的狀態。
沉吟片刻躬身道:“儉為內臣,本不好陳說軍事,然至尊垂問,臣不敢不答,臣以為,西北荒蕪之地,諸族雜居,取之無益……”
“然蜀中向有天府美名,又為關中側后,當年秦以其富逾六國,蜀漢據之,也可數伐中原,前魏亦以此為基,遂有隋之天下,既然如此,何欲舍膏腴之地而就不毛?”
果然,話音未落,李淵額頭上的皺紋好像便又深了幾分。
“照此說來,茂約也是想勸朕調趙郡王回京?那……代之以何人可也?”
&nbbsp; 只一句話,問的唐儉冷汗就冒出來了,其實朝中眾人誰不曉得,此時皇帝糾結的根本不是戰略,而是人事而已。
也就是說,屈突通之議肯定是要放在一邊了,大家身在長安,可不會像陣前將領一般,只看到眼前的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