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第353章 詭詐(五)
“晉陽兵馬應在三四萬間,并州總管李元吉親自領兵,以車騎將軍張達,并州總管府長史竇靜為前驅,應是先至汾陽……”
說到這里陳孝意也樂了,像這樣的戰事他還真沒見過,說起來敵人的動向來,卻是像在說自家兵馬一樣。
“之后唐軍行止,卻還要看總管想讓他怎么走了。”
其實就是兩條路,一條向西北,走狹道去取樓煩郡城靜樂,這條路可也不那么容易走,靜樂離著汾陽是近,可三面環山,只有膽子大的人,才會選這條路。
第二條好說了,直接北上雁門,有寬敞的馳道,旁邊又有汾水在側,不慮缺水,可路要遠許多。
王智辯送來的消息稱,齊王李元吉還沒想好走哪條路呢,可能要到了汾陽之后,問及王智辯這樣的雁門將領,接著許是就要看樓煩兵馬走的快慢了。
實際上,這也不能怪李元吉猶豫不決,也不是他恨屋及烏,不愿用宇文歆之策。
而是宇文歆制定的策略,那是基于晉陽出兵再晚上一些日子的基礎之上的,等蘇亶入雁門,晉陽再發兵靜樂,攻其側后,斷其歸路,然后迅速北上樓煩關,堵住馬邑兵馬南下的一條通道。
當然,宇文歆之策,也有漏洞,李元吉和眾人商議良久,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
因為出兵早的緣故,兵發樓煩的話,會讓蘇亶有所警覺,代州騎兵非常多,這已經是所有人的共識,所以蘇亶回師的速度也會非常快,能不能在其回師之前,攻下靜樂,誰也拿不準。
還有就是北上樓煩關,時日拖延下來,能不能在馬邑兵馬南下之前,擊敗蘇亶趕到樓煩關,更是不敢肯定。
如果蘇亶向馬邑求援,并在之后讓他們匯合在靜樂城下,這種形勢是晉陽上下皆不欲見到的。
雁門陳孝意回不回來樓煩和他們一同擊敗這兩路人馬?就算來了,以樓煩,馬邑之騎兵,先揮兵東去在野戰中擊潰陳孝意怎么辦?
宇文歆一直說的那些憂慮,都越來越清晰的擺在了眾人面前。
晉陽兵少,騎卒尤稀,跟代州兵相持,人數上不占優的話,會非常的吃虧。
北上雁門的話也非常的不好受,晉陽空虛,騎兵游弋來去,來攻晉陽的話,到是不怕,就怕其重新占據汾陽以及汾陽宮兩處,斷了大軍后路。
所以,等到李元吉領著唐軍出了晉陽城的時候,眾人各持己見,還沒想好此次行軍的路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