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父子
而所謂的大略,其實是今后李唐的整體戰略,在東邊戰事沒有取得進展的情形之下,不光是李世民,朝中很多人其實都已經將目光轉到了西北或者是蜀中。
這也意味著李唐來到了十分關鍵的轉折期,人們對短期內恢復晉地,或者是進兵河南失去了希望,于是便想在別處尋找破局之法。
也就是說,李世民所言代表的根本不是他一個人的意見,作為尚書令的他,承受的壓力并不比皇帝小。
同時這也意味著,秦王李世民是贊成這些意見的……
李淵沉吟良久,他還在猶豫當中,因為晉地離長安太近了……登基之初,他與眾人制定的戰略是先破薛舉,再圖洛陽。
后來李元吉丟了晉陽,一下改變了既定的戰略,破薛舉父子之后,便欲收復晉陽。
然而,情勢至此是急轉直下,東邊一場接一場的失敗,漸漸開始拖累大局。
到得如今,連向來主張盡快收復晉陽的次子都改弦更張了,這意味著什么,李淵十分的清楚,就像李世民方才說的那樣,李定安已經坐大,收復晉陽的希望已經越來越是渺茫。
可李淵還是心有未甘,晉陽是他的福地,同樣也是他李氏龍興之所在,唐公的稱呼就是因晉地而來,再加上和長安只隔了一條黃河……
好吧,人家李淵可是個“念舊”的人呢。
“你即為尚書令,一些事……不必顧忌,先和中書眾人商議一下,兩日之后朕再召集大臣朝會時,要聽見可行之策。”
李世民當即應下,話說的雖然含糊了些,但他還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邊各部為何難以調撥,因為那里有太子。
現在皇帝說不必顧忌……那他也就不用再和太子客氣了。
當然,這里面的分寸還要把握好,太子黨羽眾多,也向來不會顧忌什么大局,硬碰對大家來說都沒好處,尤其是父皇……心意左右搖擺,他在這個上面吃虧吃的多了,自然要長些記性。
吃吃喝喝,不覺間天色已晚,將李淵的私宴攪合的一團糟,李世民才心滿意足的告辭出宮,他可是還要去跟心腹幕僚們商議一下,該怎么去跟那些重臣們說話呢。
所以自然不會宿在宮中,也沒興趣跟兩個毫無去意的家伙耗費時光,當李世民出到武德殿外,回頭瞅了瞅燈火依稀的宮殿,心中嗤笑,古人有云,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殿中兩個小人像蒼蠅一樣圍著父皇在轉,可瞧父皇那樣子,還挺高興,哼,也不知我李氏辛苦得來的基業,會不會就此葬送掉?
今日局面已是如此危急,父皇卻好像一無所覺,可能心中還在考量太子如何,秦王如何,唉,英雄老矣,早已不復當年……如果母親能看到今日之父皇,怕是也要失望的吧?
………………
(今天又更出一章,不容易,在亞龍灣熱帶雨林公園玩了一圈,還能有著勁頭,阿草也是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