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落在后面? 看著挺穩(wěn)重? “禮部早已準備周全? 只等大王點頭了?!?br/>
他入城之后首先要忙的就是這件事了,王氏在關西根基不深,可也不是沒有友朋? 像他們這樣的大閥,只要耐心尋找,真的就能做到天下誰人不識君。
他不像蘇亶那么沒譜,呼朋引伴的來個衣錦還鄉(xiāng)什么的戲碼,王氏在他的帶領之下是要在長安扎根的,而非是跟關西人炫耀什么。
而別的部衙也許會出些這樣那樣的問題,可禮部現(xiàn)在不會,因為只要稍微腦子有點數(shù)的人都曉得,漢王稱帝就在眼前。
這種事情上一旦出了問題,不光自己腦袋保不住,怕是族人也要跟著遭殃,所以誰也不敢怠慢。
總的來說,和楊恭仁相反,王澤這個外來戶的工作很順利,唯一有點讓王澤擔憂的是,原禮部尚書是裴寂兼任。
裴寂這人深得李淵信任,同時也隱為太子李建成一黨,在長安的政治斗爭中摻和的極深,甚至和秦王李世民等人產生了尖銳的矛盾。
裴寂這人打仗那是真不成,其他也還稀松,只是他和李淵交情深厚,李淵常與左右說裴元真乃吾知己,汝等都不如裴元真知我。
這樣的交情讓裴寂幾乎成了官場不倒翁,犯下多大的過錯,也有皇帝給他撐著呢,那還害怕什么?
李淵對裴寂信任到什么程度呢?比如說李淵前兩年要鑄幣,于是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裴寂,任其自行鑄造……寵信到如此地步,若非裴寂自己不爭氣,不然稍進一步,那一個權臣的位置總歸逃不過。
當然了,已經發(fā)生了事情沒有如果一說。
裴寂在李淵治下的官位是尚書右仆射,兼禮部尚書,封魏國公,幾乎已經到了位極人臣的邊緣處,按照規(guī)矩,其實身上還應該加個大將軍號,金紫光祿大夫什么的,那就齊活了。
可惜的是,漢王李定安攻入了長安,裴寂惶惶然閉門不出,等待命運的抉擇。
 p; 王澤入主禮部不久,已經有幾個人向他為裴寂求情,這說明什么?說明裴寂的人緣是真的不錯。
可王澤絕對不會多嘴,裴寂何人也?河東裴氏子,擱十年前求到他王氏門前正對,裴王兩家領晉地之風騷,守望相助,互為表里,那幾乎就是一家人。
可李淵當了太原留守之后,一切就都變了,裴氏為在李淵面前邀功,把王氏算是給坑苦了,不然的話,王氏也不會那么堅決的投入到漢王李破的懷抱。
裴王兩家至此結仇,幾乎斷了往來,而始作俑者,就是這位當年任職晉陽宮監(jiān)的裴寂裴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