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工地(三)
云定興在旁邊聽了,馬屁立即如潮水般涌來,讓準備拍一拍皇帝度量的封德彝惡心的不行。
李破也被云定興這廝弄的有些煩,順口就問起了工部的事務,幾句話下來云定興就冒了汗,尤其是工部在屯田上有些跟不上戶部的腳步,正在被戶部尚書蘇亶追著踢打。
蘇亶最近每次入宮覲見皇帝的時候,總少不了要埋汰一下工部……
云定興則覺著自己很冤,他名聲不好,導致工部的官員們不很聽話,像工部侍郎段綸為首的一些人就瞧不起他,有事沒事都會來尋他麻煩,于是拖慢了工部的效率。
你說不關他的事吧,也不是……若非是他云定興,工部的官員們也不會有那么大的抵觸,你說關他的事吧,可他又在工部尚書的位置上兢兢業業,并無多少可以追究的地方。
朝中很多人都想把他弄下去,三省六部的人對他大多不很待見,之所以他還能在工部尚書位置上坐著,就是因為皇帝不開口的緣故。
李破心里則有底著呢,云定興這樣的人需要保留下來,多好的靶子以及背黑鍋的對象啊,關鍵時是能發揮大作用的。
而且別人越是排擠他,他便越要向皇權靠攏,如此忠實而又有才能的狗腿子,哪個皇帝傻了才不喜歡。
云定興被皇帝問的心驚肉跳,終于可憐巴巴的閉上了嘴巴,大家飽受摧殘的耳朵一下清靜了了許多。
封德彝開始稱贊起了皇帝的英明以及度量,李破心安理得的受了……心里卻在嘟囔著,楊廣做下的那些糟爛事,可不是幾本書籍或者是建造的那些城池,渠道能夠掩蓋得了的。
后來人受了好處,也許會稱贊兩句,但是沒人能夠改變隋煬帝楊廣是個暴君的事實。
總的來說,能夠隨時轉到長安書院的書籍大概兩萬四千余冊,對于當世而言這已經是非常龐大的數字了。
讓云定興羨慕的眼睛發藍的是,封德彝還在表功,因為得知皇帝之“善舉”,長安人家紛紛打算捐贈家中藏書,也不知能得幾何。
李破“欣慰”的點著頭,嘉獎之言隨口便來,“人心凝聚,皆存善意,此正定亂之兆也……”
大業年間,長安以及洛陽等地多了無數的藏書樓,門閥世族,官宦之家紛紛藏書,蔚為風尚。
比如那年李靖回到長安,家中無以為繼的時候,就把自己所藏的兵書換了些糧食和銀錢,渡過了最為艱難的日子。
那樣一個年月還有人在豐富自己的收藏,是不是覺著有點不可思議?要知道那時馬邑邊塞的百姓們餓的眼睛都冒了綠光……
李破收回了他的聯想,此時也沒比那會好多少,可說到長安中的藏書,那一定是歷代之冠,而且李破還聽說,正因藏書之人多了起來,還促進了紙張的制作工藝,南邊的印刷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