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圍攻(一)
看完之后從來不茍言笑的他不由露出些笑意,真是想什么來什么,竟是鴻臚寺卿李道宗彈劾戶部侍郎高慎與突厥來使交從過密,有陰謀不軌之嫌。
蕭禹久居要害,知道此事可大可小,鴻臚寺的奏疏由門下傳到中書,說明皇帝已經過目,沒有壓下來而是傳到中書,說明事有可為?
如果此時中書建議交大理寺,御史臺議處的話,是不是有些過了?可這樣的機會實在不可多得……蕭禹沉吟半晌,覺著穩(wěn)妥起見,還是觀望一下為好。
私怨和公務輕易不能混為一談,這是他為官多年的信條之一……這說明他并沒有被憤怒沖昏了頭腦。
…………………………
而此時一夜未眠的刑部尚書楊恭仁卻已經收到了長安令衙的上報,戶部倉部主事高惲當街酒后無行,欲強登成國夫人車駕,上請刑部,大理寺會審。
楊恭仁當時嘴角就抽動了一下,心說半夜里皇帝剛剛跟他們密議一番,這就發(fā)作了?是不是太快了些?
他又仔細回味了一下昨夜皇帝說了些什么,之后他們幾個聚在一處議論的那些話語,心里面便也有了底。
接著輕飄飄的便是一句,“同意長安令衙所請。”同時往省中上報……于是一件標準的治安案件便融入到了這次政治風波當中。
一旦三家會審開始,那可就不是什么當街調戲哪位夫人的事情了,有心的話,其他事情必然也要訊問一番。
只要有只言片語在案,矛頭立即直指渤海高氏……
…………………………
刑部其實并不算關鍵……戶部尚書蘇亶暈乎乎的來到戶部,便有戶部侍郎竇誕請見,蘇亶正心煩,只想一個人靜一靜。
可轉念一想,戶部正值多事之秋,高慎若真出了事,侍郎竇誕不定還能幫把手,穩(wěn)定一下戶部局面,就是不知道剛來戶部沒幾天的竇光大能不能堪以重任。
接著他又想到了竇誕的來歷,心中不由一動,此人是李淵的女婿,秦王李世民的心腹,如今卻又得皇帝欽許為戶部侍郎。
扶風竇氏啊……那可是皇帝的“鄉(xiāng)黨”,又與那位公主有著干系,才能上還說不好,名聲也有點差,據(jù)說還和族中兄弟鬧了意氣,也就是說代表不了扶風竇氏。
這樣一個人在戶部任上……許是皇帝故意為之?多好的一把刀啊……
還真就所料無差,見了面兩人只稍一寒暄,蘇亶便說他這兩日巡看倉儲,賬目上有些不對,可那是高侍郎所轄,不好細查,還請尚書派人核對一番,而且事關軍事,可不能讓兵部那邊先行發(fā)作,不然戶部可就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