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1章決心
且此次征伐,與我大為有利,大軍駐于百濟,新羅之地,雖有大江相隔,可離著高句麗王城近在咫尺,非是陸上千里奔襲可比。
當日煬帝征遼東,來護兒等人從水路進軍,橫于江上,一戰便破平壤,可見只要水路通達,動兵破平壤并非難事。
既然萬事俱備,只欠一戰,又何必猶豫呢?難道陛下以為過了一個冬天,高句麗就能不戰而降?
陛下也曾去過遼東,見了他們的面目,他們就算降了,沒過幾天就依舊猖狂,何日才是終了?”
裴矩見事明晰,他并非皇帝近臣,所以對此次大唐攻高句麗的戰略戰術知之不多,只是聽到了一些零零碎碎的消息,然后加上自己的猜測,拼湊完整罷了。
但大方向上,他把握的很準。
而且他知道,皇帝問的不是什么戰略戰術,聽話音他就知道,應該是對何時動兵有所猶豫罷了。
所以他的建議就很明確,高句麗與中原糾纏了幾百年,再好的準備也會被艱難的路途所拖住。
于是他認為對高句麗的戰事,能打則打,既然箭已在弦,那還猶豫什么?
這話算是說到李破的心底里去了,至此他心意已定,不再去管什么軍心士氣,裴矩所言很對。
萬事俱備之下,拖過一個冬天改變不了什么,還有可能增加變數。
打仗這種事情,準備停當之后,勝敗利弊事先琢磨仔細也就是了,一切都是戰過方知。
李破輕松的笑了起來,“裴卿之言,深合朕意,朕當年起兵之初,每年都要跟敵人激戰數次,幾乎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如今當了皇帝,知道了不能擅興兵戈的道理,顧忌隨之也就多了起來,如此左右旁顧,可是軍中之大忌,好在朕不打算御駕親征,不然怕是要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