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如今到了海外,以前那點齟齬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而且尉遲恭不在,尋相可沒資格跟李年這樣的外戚,加開國大將軍當面鑼對面鼓的打擂臺。
但軍中之人的脾性就不用說了,就算咱官小,不好與人相爭,那咱還可以在酒桌上論個高低嘛,總歸要給尉遲大將軍出出氣不是?
這主要是源于當年破李神通之戰(zhàn)時的恩怨,幾個大將軍抽簽,最后李年僥幸得中,那一戰(zhàn)的首功也就成了人家李年的囊中之物。
這可把左衛(wèi)衛(wèi)府的人給氣壞了,不去埋怨他們的大將軍手氣太臭,反而覺著李年過于奸詐,估計是抽簽的時候作弊了。
好吧,李破麾下的舊將們整日里嘰嘰咯咯,雖無大仇,可小怨卻結(jié)下無數(shù),碰到一處,準定要斗一下嘴皮子。
李年因為年輕,堂兄李武又去了長安,所以當時他其實沒少吃了暗虧,每次見了尉遲恭和步群幾個,也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
&r/> 認識不認識的將軍們,借著接風宴,算是喝了個痛快。
李年認識的人多,官又大,大家時不時就來敬酒,尋相更是憋著勁想要灌醉了他,于是不出意外的,李年先就醉倒在了當場。
氣氛如此熱烈,李靖和杜伏威兩個也喝多了。
耳邊聽著杜伏威的嘮叨,李靖雖然覺著不很對勁,可感覺杜伏威這人還真是個可交之人,主要是杜伏威話里話外,也沒流露出半點要跟他爭奪兵權(quán)的意思,那就是好兄弟嘛。
兩人之前在半島上匆匆一會,如今也有近兩年的時間不見了。
李靖想跟杜伏威說點正事,但場合不對,他倒也不急。
卻是不知杜伏威醉眼朦朧間,看著他心里直笑,老李是個實在人,領(lǐng)兵之上沒話說,他那義子王雄誕可不是誰都服氣的人,回來說起李都督來,卻滿嘴稱贊。
西門氏等人也是如此,這說明什么?李都督極得軍心啊。
他杜伏威在這上面……許就要差上老李一些了,當年那些舊部雖都服膺于他,可那都是跟了他杜伏威多年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