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3章尷尬
而高句麗一戰之后,李靖的戰功徹底算是把凌煙閣上那些功臣們給比了下去,即便是以前那些私下里說李靖仗著外戚的身份,這才得勢的人也沒了話說。
而李靖一旦成為眾將之首,儼然便也順勢成為了皇帝寶座下的一根堅實的支柱。
所以冬天里來李靖府上拜會的人也就多了起來,即便李靖在外未歸,但先來燒香的人可不是一個兩個。
加上正是年根上,正好借著送年禮的由頭,來府上拜會一番。
李破來到李府的時候,正有人被送出來,聽到皇帝到了,立馬匆匆避在一旁行下朝禮。
扈從問了問,回稟說是湖南道督查使黃君漢的兒子,任職左驍衛府錄事參軍,是代父親來給李靖府上送年禮的。
黃君漢是李淵降人,后在襄陽任職,李靖在江陵任職時,黃君漢便在其轄下為官,既是李靖部將,也是李靖的下官,如今也可稱之為門下。
這些官場的迎來送往,李破不很在意,能讓他比較關注的是,黃君漢很有才能,是那種能夠出將入相的人物。
其人出身江夏黃氏,據說作戰很有謀略,也頗英勇,以縣尉起家,前隋時從征過高句麗,李破從軍北征的時候,當時黃君漢也在軍中,勉強算是同袍。
后來不知怎么投了瓦崗,后隨李密投靠李淵,是從隋末戰亂走出來的人物之一。
只是歸唐后領兵平定嶺南,改湖南道時選擇走了文官一途,晉為湖南道督查使,跟他有所競爭的李襲志則主政江陵。
兩個人放在湖南,主要任務其實還是看住嶺南蠻寨,不使其為亂,這是個長遠功夫,只用兵是不成的。
這兩人都是朝中重臣的備用人選,在李破這里掛了號的,一旦入朝,最少也要一個侍郎位以待之,好一好就是尚書,或者宰相之輔。
當然了,那都是理想狀況,要知道天下那么多督查使,還有幾位總管排在前面,朝中的官職可謂是僧多肉少,想要走到那一步,還得看時機。
而做官就是如此,到了一定的地步,想要往前邁上一步,那是千難萬難,自古華山一條路,越走越窄。
黃君漢兩人還算好的,起碼皇帝一直在記著他們的功勞,他們在才能反而是次要因素了,因為在唐初這樣一個時節,凡為四品以上高官者,各個都是不凡。
你們才能不錯,旁人也不差什么,你們資歷不凡,功勞也多,旁人亦是如此,庸碌之輩,這會可無法身居高位。
黃君漢的優勢就在于他是李靖的門下,李襲志那就更不用說,隴西李氏被李破一直按住,沒怎么啟用,等到火候差不多了,就會松一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