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5章抓人
鄉試小試牛刀,道試也簡簡單單,都說江南文風鼎盛,實際上那是跟青黃不接的北方相比。
擱在以前,晉地有王通,薛道衡,裴蘊,河北有二劉,關西有牛弘,楊素,竇成,山東有呂讓,王申,展子虔,河南則完全是崔鄭兩家的天下……
看看這些人,各個都可以說是一代宗師,可見北方的文氣并不比南方差,只是他們陸續凋零之后,又逢戰亂,弄的北地一片狼藉,無以為繼罷了。
南方因為受到戰亂波及小的緣故,又有衣冠南渡時留下的余澤,于是在唐初之際徹底壓倒了北方。
而南方文風鼎盛之說,起于南北朝,在唐初算是給徹底坐實了,說的其說的其實也不是南方杰出的文人要比北方多出多少,而是一種風氣。
南邊山清水秀,煙雨繚繞,本就是個舞文弄墨的好地方,可也正因為如此,不論詩詞,文章,多為靡靡之音,所以雄健有力的聲音往往出于北地。
水平差不多的話,兩相一對照,你說誰能更勝一籌?那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當然了,這些事情并不絕對,郝處俊的文章做的就以簡單有力見長,對于情啊,愛啊的,避之唯恐不及,嗯,有點單身狗的潛質。
他參加完鄉試,道試,如今又參加了京試大考,這一考就是兩三年的工夫過去了,回頭再看看,覺得入仕真是不易。
不容易得到的東西,總會讓人珍惜許多,所以在南邊為人向來以狂放著稱的郝處俊在來到京師之后,已經收斂了許多。
再加上旁邊有許圉師時常管著,郝處俊好歹沒有在長安留下江南狂士之名。
…………
叔侄兩個有了共識,匆匆的回到了住處。
他們住的地方是三原李氏的宅子,因為許圉師的父親許紹跟李靖相厚。
許紹歿后,當時身在長安的李靖聽聞還給許紹寫過挽詞。
兩人的交往就不用多說了,三原李氏是關西人家,安陸許氏隨南梁國主入隋的時候,許紹和李靖兩人都還年輕,到許紹歿的時候已經算是相識許多年了。
李淵派李靖領兵入蜀,就是受了許紹舉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