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間的默契也就在此處,都把握著分寸,不會在對方面前刻意顯示自己的聰明之處,拿對方國中之事來指手畫腳。
…………
臨近傍晚,太陽西斜,依舊向大地揮灑著光亮。
皇帝和可汗出去“游玩”的隊伍踏著落日的余暉回到了營地,然后便分開各回各家了。
一切照常,李破用過了晚飯,才把臣下們招來,聽聽今天都發(fā)生了什么。
先就是岑文本遞上了談判記錄,李破逐條的看下去,然后就是對相應(yīng)的問題提出疑問,讓負責的臣下來回答。
讓李破欣慰的是,今天突厥人終于主動提起了營州,只是突厥人的嘴巴還硬,不打算干脆的把營州還給大唐。
估計這事得等最后才能決定,大前提也簡單,就是對阿史那多聞的事情達成一致,雖然這廝在突厥人眼中已如叛逆,可畢竟曾經(jīng)是突厥人的東方汗東方汗。
他的人頭若被唐人拿去,突厥人肯定要臉上無光,如果說阿史那多聞投唐,那情況會更加糟糕。
反正突厥人對這事的前前后后都琢磨明白了,阿史那多聞定然不會到王庭去負荊請罪就是了。
其實這也意味著兩邊進入到了心理較量的層面,就看誰更有耐心,籌碼更多。
李破高興的是臣下們很是得力,策略也制定的很是得當,讓他省力不少。
侯君集表現(xiàn)踴躍,建議今年秋天大軍前出張掖,突厥貴族的表現(xiàn),給了他信心,覺得應(yīng)該更主動一些,也好在將要到來的戰(zhàn)爭當中分上一杯羹。
…………
看的出來,臣下們都很振奮,變局就在眼前,在此為國爭利,讓他們都或多或少的有了一種使命感。
等人都散去,李破有些困倦的想要睡上一覺的時候。
阿史那榮真進到帳中,送來了長安的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