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5章上書
如今嶺南各處蠻族被打的七零八落,再也無法聚集起來就是明證,以蠻制蠻,已是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而范文進在涼州獻上的策略,和李靖治蠻之策有所不同,是以安撫為主,以中原之文明對河西部族進行全面的教化,并把各個部族打亂,分而治之。
這同樣是依照涼州所面臨的情況,而量身打造的治胡之策,同樣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吐谷渾人和羌人等部族已經開始陸續回遷高地,接受了大唐官府的管理,為大唐牧養牛羊。
…………
如今褚遂良再上遂良再上【治四方蠻夷疏】,便是從全局出發,借鑒了歷朝治理蠻夷的經驗,挑著元貞七年這個關鍵的時間點,獻上到了皇帝面前。
如果他的上書能得到朝廷的認可,褚遂良在仕途上就算是邁出了非常堅實的一步。
因為這是關于朝廷大政的范疇,一旦在朝廷議決,并得到實際上的施行,那么影響到的就將是無數人的生活,朝廷在政策方向上也會發生明顯的轉變。
作為政策的提出者,褚遂良亦會受益于此,為自己的為官資歷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果幾年之后,政策的效果能夠顯現出來,又偏于正面,那么褚遂良自然而然便會名聲大振,升遷要職將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其實不管是李破,還是朝臣,對這種有建設性,看上去也頗有遠見的上書都很重視,奏疏來到太極殿,很快就發到三省議決。
宏觀向的政策在議決的時候會產生很多爭論,褚遂良一下就忙了起來,平時要盡到一個散騎常侍的職責,還隨時隨地會被三省招去問詢。
雖說比以前繁忙的多,褚遂良卻樂在其中,因為這對他的仕途是非常有好處的,即便他的上書最終被駁回,經此一遭,他褚遂良的名字在三省六部也算是人人皆知了。
這種大策不是一天兩天能定下來的,首先就要經過朝廷重臣的審議,接下來還會在一定范圍內征收意見。
一些熟悉胡事的人會被召來問答,給出建議等等。
這些做的差不多了,若是沒有太大的問題,才會進入到議決的程序,議決完成復又交回到門下省,由門下省的官員審理一番才能去到皇帝面前。
綜合了這么多人的意見,皇帝看后很可能會發回重審,形成一個具有最大可行性的方案,再拿回到皇帝這里。
如此輪轉個兩三次,四五次都不奇怪,最后由皇帝蓋上印璽,再交到中書,由中書發布,尚書省進行實際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