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第172章 問答
這個時候,無論是晉地,還是關西的人們,都在冷冷旁觀著這場事關大隋國運的戰爭。
他們也有著充足的理由選擇旁觀,因為沒有接到皇帝調兵平叛的文書。
實際上,隋帝楊廣哪里還敢調這些地方的人參戰?
連世受國恩的楊玄感,兵部侍郎斛斯政這樣的人都反了,其他人還能信得過嗎?
比如說正在懷遠鎮督運糧草的殿內少監,唐國公李淵就被楊廣一下支到了千里之外的弘農,去面對鋪天蓋地鋪天蓋地的白瑜娑反軍去了。
李靖這會兒就比較有閑心,將一封封戰報都傳到了恒安鎮,給自己的學生和女兒來了個命題作文,讓他們說說河南的戰局。
李碧挺認真,在百忙之余,還樣洋洋灑灑寫了幾千字給父親。
李破就比較懶,嗯,也許是因為字還沒練出來,也就藏拙了,所以只簡單的回了幾個字,楊玄感必敗。
事實證明,幾千字未必有五個字好使,李碧被父親來信訓斥了一頓,蔫了好幾天,來看望李破的時候,都沒心思跟李破斗嘴了。
給李破的信到也挺短,估計是覺著學生對他這個老師不夠恭敬,自己也要矜持一下吧。
為何有此說?
不多不少,也是五個字。
一下卻把李破難住了,為什么?他總不能說他知道楊廣那二貨還有第三次征伐高句麗呢,憑什么就栽到楊玄感手里?
足足想了兩天,才又回信,大隋氣數未盡。
這肯定屬于大逆之言了,但不論李破還是李靖,都沒當回事兒,在他們心里,甚或是很多門閥子弟的心目中,皇帝其實也就是那么一回事罷了。
經過遼東之戰,皇帝楊廣的威嚴,更是降到了歷史最低,長安中很多人,其實已經半公開的說楊二如何如何了。
不幾天,李靖的回信又來了,李破頭疼欲裂,這來來回回的得浪費多少人力物力,你知道嗎?
何時才至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