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戰(zhàn)機
這一戰(zhàn),就讓他們瞧瞧,他們口中的河南賊是怎樣一個英雄豪杰。
當然,這是以必勝的信心作為保證的,不勝?那還說什么,違了太子之令,又損兵折將,不論戰(zhàn)死,還是逃回來,都難逃一個死字。
三千騎,踏著輕快的步子,緩緩向東而去。
唐軍騎兵現在和代州鐵騎已經有些相像了,吃了代州騎兵一個大虧之后,再加上和薛舉作戰(zhàn)的經驗教訓,唐軍騎軍也在慢慢改變。
他們選擇了略為輕便的半身鎧和圓盾作為騎兵最為重要的防御工具,幾乎一腳將重甲騎兵踢進了角落里。
他們的戰(zhàn)馬普遍高大,無疑是以河西馬為主,沖擊力很強,但耐力不足,而一個個膀大腰圓的關西軍卒和他們的戰(zhàn)馬很般配。
關西軍旅甲于天下在這年頭可并不是開玩笑的說法,八百里秦川,自古以來便民風狂野,尚武成風。
從秦漢,一直到晉末戰(zhàn)亂,關西從來便乃皇者居所,而從貴族到最底層的百姓,平常皆以搏擊,毆斗為樂,這樣的傳承,讓關西上下自信滿滿,也從來不畏懼任何敵人。
代州兵強悍嗎?確實是強悍的,可在這上百年的戰(zhàn)亂中,面對關西大軍的征討,從來都處于下風。
換句話說,背靠巴蜀的秦人,幾乎是難以戰(zhàn)勝的。
如果不是李破在代州異軍突起,現在的李唐其實正應該快速的行走在橫掃天下的路途之上才對。
而關西精銳一旦由一位英明的將領來率領,他們會變得尤為可怕,就像年初時,秦王李世民率兵強渡蒲津橋,雖說最終失敗,可那只能說是形式使然,李唐軍旅在過橋時爆發(fā)出來的強悍戰(zhàn)斗力,是有目共睹的。
……………………
隨著時間推移,兩軍即便行走的都不快,卻還是在逐漸接近,雙方都沒有掩藏行蹤的意思,更無法像李破那樣每戰(zhàn)必先屏蔽戰(zhàn)場。
顯然這樣的較量,更加考驗領兵將領的耐心和判斷。
相距不足二十里,張士貴仔細的盤算著時間,探報不斷傳來,周圍也有著敵軍的斥候在窺探,這已經是一個足以流下鮮血的距離了。
不出所料,敵軍正在聚攏起來,呂成業(yè)派回來的人不斷在詢問何時能夠回轉,那位還以為裝個樣子的事情,晚飯可以回潼關去吃呢。
張士貴不斷的在敷衍,理由也越來越充分,我等出來一趟,連敵人大軍的影子都沒怎么看見,怎能就此回轉,回去之后又該怎么在太子殿下面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