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巴蜀
好像也不為什么,就是前些日郡中傳出風(fēng)聲,郡中不論良莠,凡有田土者,皆需納糧,作為大地主,劉舉自然很是不滿,他家任職同谷縣縣尉已經(jīng)三代人了,縣令等人來了,都得先拜見縣中劉氏才能平安為官。
這樣的家族于漢中不在少數(shù),他們不是什么戰(zhàn)亂的產(chǎn)物,而是選材弊政所致,無法杜絕,只是劉舉膽子就大許多,幾代人的積聚讓他覺著,天王老子來了同谷縣都得給我劉氏先上柱香再說。
梁州錄事參軍馮立來到縣中就沒去見什么劉氏,而是在縣中官員都到場,唯獨缺了劉舉的情形之下,說了兩句不好聽的并很快傳入到了劉舉耳朵里。
于是便有了刺客欲要刺殺馮立之事,膽大包天外加行事暴戾的人什么時候都有,倒也顯不出劉舉什么。
但此時正值梁州總管李武惱火萬分的時候,他可是向皇帝保證過,今年一定能讓漢中安定下來,而且還要保證對關(guān)西糧產(chǎn)供應(yīng)。
時間快進(jìn)入到五月了,他這里取得的進(jìn)展并不算多,地方上的勢力很難清除,屢屢跟他作對,元仁卿之事并未取得很好的震懾效果。
等到馮立在同谷縣遇刺的消息傳來,李武火冒三丈,親自帶兵至同谷縣,攻打劉氏塢堡稍一受挫,便令人堆起柴禾一把火將劉氏的塢堡燒成了火把。
這場大火燒了一天一夜,同谷縣尉劉舉以下,不分男女老幼共燒死了四百余人,見機(jī)不妙逃出塢堡的有一百余口,皆被嚴(yán)陣以待的官軍斬殺于塢堡之前。
有的鄉(xiāng)人有親人在塢堡之中,嚎哭來救,又被官軍斬殺殆盡,李武此時已經(jīng)對漢中的地方族類深惡痛絕,下了狠心,過后再次大搜同谷,捉拿劉氏親族同黨數(shù)十人,并未上報朝廷,以梁州總管府下令,以謀逆之罪就地處斬。
人頭滾滾而下,同谷縣風(fēng)聲鶴唳,人們噤若寒蟬。
五月初,李武召集各郡郡守至總管府,令他們各自回去拆除塢堡,檢舉不法,但有不聽朝廷令喻,欲行割據(jù)之事者,報上總管府,查實之后另行處置。
在不斷流淌下來的鮮血的提醒之下,人們終于承認(rèn)梁州總管李武是個活閻王,還是不要讓他看在眼中為好。
于是政令順暢了起來,各郡縣把塢堡都拆了,沒拆的李武便派人去放火燒了,里面的人如果沒被燒死,便都捉住交給官府售賣為奴。
真可謂是山高皇帝遠(yuǎn),李武做下的事情說起來可有不少違制之處,但非常時節(jié)也沒什么人來尋他的不自在,朝中的御史們連提一句的興趣都沒有。
相比于就知道殺人立威的李武,李靖明顯就有章法的多了。
益州南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南蠻所在,多山多水,滿布瘴氣蟲豺,自然環(huán)境很是惡劣,諸葛在此七擒孟獲,又燒了什么藤甲軍,也才堪堪讓南蠻記住他的名字,建了幾座武侯祠。
當(dāng)然了,那都是演義所言,做不得準(zhǔn)。
現(xiàn)在李靖為益州總管,他做事沒諸葛那么智慧,也沒李武那么毛躁。
在沱水之戰(zhàn)當(dāng)中,俘獲了不少南蠻,李靖從中尋到些首領(lǐng)來仔細(xì)問了問南蠻的情況,之后便令人去南蠻最大的幾個寨子,讓他們聚集財貨,來贖回他們的首領(lǐng),或者是家人。
這才是南蠻習(xí)慣的交流方式,其他的你跟他們說他們也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