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降人
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的出來,蕭銑確實是個麻煩,尤其是對于李破而言,怎么對待來歸的諸侯,將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長期問題。
活著的蕭銑或許有其用處,可死了的蕭銑卻也讓很多事情簡單了許多。
如今蕭銑雖死,李破卻也不得不考慮竇建德,杜伏威若是來到長安,又該怎么安置的問題。
沒有了獻捷大典,其他流程還要走一走,三省六部都要派點人出去迎一迎梁國降人,主要是向他們事先講一下大唐對待降人的態(tài)度,也要看一看降人的狀態(tài),別來到長安大放厥詞,那大家臉上需不好看。
降人的名錄已經(jīng)由門下省呈上,李破大致看了看,在臣下的建議下,挑出幾個人親自見一見。
降人大部分會留在朝中另行任用,算是安撫降人的一種策略,能夠得到顯職,或者回到南邊的人寥寥無幾。
江陵的人才庫大多都適用于文職,中書舍人岑文本很有發(fā)言權(quán),他建議用一些人去治平地方。
朝臣們深以為然,南人知禮守信,文采卓然,頗懂懷柔之道的印象早已深入人心,戡亂之時他們不很得力,但承平之年用于地方卻是很不錯的選擇。
所以一些降人的去處就很明了了,可以到河東地區(qū)以及關(guān)西腹地去任職。
禮部尚書王澤等人過來,是最后一次確認皇帝的態(tài)度,商量好了,等到降人來到長安,便可按照既定的章程來辦。
其實梁國降人中,李破看重的就那么幾個。
以內(nèi)史令蕭閬為首的文臣都不在此列,他們大多都是江南門閥中人,治政上或有能為,可因為身上沒有軍功,在長安很容易便會被長安門閥壓制,現(xiàn)在任用他們在要害職位,他們也坐不穩(wěn)位子。
這些人大部分有個特點,文名甚盛,時不時的就能發(fā)些詩詞文章出來,很有粉飾太平的作用,可在近些年肯定不會受到李破待見。
周法明很有才能,在南陽領大軍與唐軍相抗近兩個月,很不容易,奈何年紀老大,如今還在江陵養(yǎng)病,沒有跟隨降人隊伍來長安。
王仁壽,寧長真,蘇胡兒都是領兵多年,據(jù)說軍政一體,是南邊典型的軍閥,蕭銑敗亡,其實他們出力頗們出力頗多,不然有他們傾力來援,蜀中,以及南陽不會敗的那么慘。
這樣的人李破也見的多了,心都很野,要觀察一段時間,一個不對先就拿他們開刀震懾降人,根本不用猶豫。
李破比較看重的是高士廉,李光度,李襲志等人,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曾在嶺南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