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7章風云
李破知道這意味著什么,統(tǒng)葉護可汗其實是走了一步臭棋。
三彌山汗帳是射匱可汗立下,就在天山南簏,絲綢古道的必經(jīng)之路上,南臨龜茲,東接高昌,離著玉門關不遠,可以就近與中原的河西地區(qū)呼應。
射匱可汗選擇此處為汗帳所在,一來是為了更有效的控制西域諸國和鐵勒諸部,二來是在危急時刻,可以得到來自大隋的救援,或者反其道而行之,窺伺突厥王庭或是玉門關以東的鄯善,敦煌,且末三郡。
這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要害之地,可以說是西域兵家必爭之所在。
射匱可汗東征失敗后,也沒想著離開這里。
可惜的是,統(tǒng)葉護可汗奪得汗位,立即向西遷移汗帳去了數(shù)百里之外熱海旁邊的碎葉河谷。
在碎葉川上建立起了新的突厥汗帳。
這哪里是遷移,更像是逃走,離的突厥王庭和中原王朝遠遠的,這樣一來,除了氣勢上削弱不少之外,事實上也讓西突厥變得更加的弱勢了。
比如說西突厥汗帳對龜茲和高昌這樣的西域大國的控制力便遠不如射匱可汗在時,對河西地區(qū)的威脅也削弱不少。
更為不利的是,天山東段的鐵勒諸部離著西突厥汗帳遠了,自然而然的便起了異心,即便統(tǒng)葉護可汗再是籠絡,漠北的鐵勒部族也不得不選擇重新向突厥王庭靠攏。
當然了,統(tǒng)葉護可汗的行為也不難理解,他想好好經(jīng)營西域,恢復西突厥的實力,因為射匱可汗東征那一仗打的太慘了,讓西突厥受到了重創(chuàng),已然無力東向。
阿史那楊環(huán)的譏諷,更像是給李破傳遞一個信號,東邊的阿史那多聞時日無多,我這里要經(jīng)營西邊了,你看著辦。
李破現(xiàn)在對西域沒有太大的興趣,而以當前戰(zhàn)略而言,他樂見其成。
只是話說回來了,他也不愿突厥王庭像他們的先輩那樣,控制住整個西域。
那么大風將起之時,他要做的很簡單,從中分一杯羹出來。
不管東西突厥發(fā)生怎樣的紛爭,最終又是誰勝誰負,大唐起碼要收回鄯善,敦煌,且末三郡的控制權,最好是能把高昌也并過來,拿到玉門關西邊的門戶。
而且在西邊的漫天黃沙之中,大唐精銳的騎兵大軍便有了用武之地,在這之前,當然先得解決吐蕃……
恢弘的畫卷再次展開在李破的面前,對手還是那些對手,只是大唐卻已經(jīng)不一樣了。
風云激蕩,誰又能在其中脫穎而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