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圍困
然而以布曲寺為首的教派勢力,在朵甘思地區能集結六七千甚至更大規模的蕃騎兵馬,契丹殘部要派多少兵馬,才能援及此地?
張雄山嘆息道:“郡主她說有與族眾葬身這碧波之中的覺悟,但這也是她身為契丹郡主的使命,要我們勿需多想。當然了,后援指望不上,制司還是很有可會派援兵出大理接應我們的,我們先在這里休整一段時間再說……”
“制司會派援兵?”孫延觀問道。
直到這時都還沒有制司派出的信使跟他們聯絡上,當然這很可能是斥候不通土蕃語,很難翻越蕃人棲居的茫茫荒原聯絡上他們,但從京襄過來也是如此的路遙途遠,中間還要穿過大理國境,制司怎么有能力派遣大股精銳兵馬過來?
更何況今年秋冬,京襄注定將承受極大的軍事壓力,能不能守住汝蔡還兩說,制司還有余力分兵來援嗎?
孫延觀對后路增援、前路接應都不抱期待,但蕭燕菡、張雄山都已經做好萬不得已之時挑選數十健銳護送小郡王蕭柏突圍的打算,他也沒有什么好多說的,就等著蕭燕菡、張雄山什么時候確定能突圍了,三五十好手翻越絕嶺突圍,還是有一線生機的。
不過,這次南下之行卻要注定以慘烈的潰滅而告終吧!
“怎么回事,發生什么事情了?”
聽張雄山喃喃自語,孫延觀循望過去,就見他們設于南側高崖之上的哨崗這時候正拼命揮舞手中破損的令旗,示意峽口方向發生異常。
旗語能表示的意思非常有限,哨崗激烈揮舞令旗,孫延觀只知情勢非常緊急、緊迫。
站在一旁的侍衛失聲驚叫道:“蕃人要強攻峽口?”
“不像,”孫延觀搖頭道,“我們早就做好蕃人強攻峽口的準備,即便峽口有失守的可能,但不至于還沒有開打,哨衛就如此驚惶失措——張參軍,我們去看看吧!”
“……”張雄山點點頭,他們前往峽口要走八九里曲折險僻小徑,預料不大可能是蕃兵強攻峽口,他們就手腳并用、猿身而上,半炷香工夫就爬到百余丈之上的懸壁,往峽口外眺望過去。
神玉山位于吐蕃高地與橫斷山脈的過渡帶,有崇山峻嶺,也有大片的平壩丘原。
在他們所踞的深峽外,恰是一道長約十數里、寬五六、七八里不等的平壩。
以布曲寺為首的教派勢力糾集六七千騎兵,主要駐扎在峽口壩子上,一頂接一頂的帳篷鋪陣開,仿佛灰暗的云層將峽口外四五里方圓的壩子遮住。
除了峽口處守備森嚴外,敵營周圍主要用簡單的柵木墻圍起來。
此時一支騎兵約五六百人眾,擺出矢形陣列,有如一頭渾黃色長龍沿著平壩南側的寬谷,徑直往敵營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