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祭祖
自己出錢還不行么,名義也好找:“沈隆先奉安大典”。
“奉安大典”這個詞著實有點僭越了,沈隆先還真擔不起。
但是,畢竟他也是為國捐軀的,不說修建個陵園紀念了,蓋個像樣的墳總是可以的吧。
打一口上好的棺材,里面放上牌位,封土之后再立上塊墓碑,銘刻一下生平,這樣也顯得子孫沒有那么不孝。
這件事在沈光林穿越之前都沒有人干過,畢竟沈隆先的子女在哪里沒人知道。
說起搞祭點,紅白喜事,沈光林自己并不擅長組織這類活動,不過沒關系,有擅長的人。
村上就有專職紅白喜事的知客,他們最擅長搞這個,無論你拿多少預算出來,他們總是能夠給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沈光林先是請村上的主任請吃了頓飯,說明了一下自己的來意。
他拿出自己的烈士子女證明,然后把能夠解密的情況也給介紹了一下,再表示自己愿意捐款,想給沈家新修建一座像樣點的祠堂。
把祖宅給收回來也就順理成章了。
畢竟,做子孫的,還是要守住祖產。
村主任也姓沈,都是本家。
聽說沈光林想捐建一座祠堂,二話沒說就同意了,甚至還準備找人來瞧一瞧風水。
至于想拿回老房子,這個也簡單。
既然地契和房契都在呢,而且國家的政策精神也是支持退還祖產的,那房子就還給你們唄。
其實,村上一直承認這套房子是沈隆賢的,畢竟,要是就在他們手里握著,只有逢年過節才會聚集起來拜祭。
拿回房子的事情在村里不是障礙,按照國家規定,只要沒有在49年的時候掛鎖跑路,那房子就還是自己的,不過其他已經充公的財產就不要想著追回來了。
村上倒是同意了,不過想拿到新的房產證,這件事還是要到鄉鎮去備案一下,畢竟當初修繕這套房子的花費是公社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