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章 倔強
老李卻已經迫不及待了,他想讓沈光林繼續研究下去。
但是沈光林不想接,緩個幾年,等掃描隧道顯微鏡出現了再說唄。
那不行!老李的單位現在還有錢,不想等了,直接就開始布置起科研任務了。
1980年國家還是處于戰爭時期,部隊并不是太缺錢,還沒到百萬大裁軍的極端困難時期。
畢竟是國家級的科研項目,也不存在白漂,但是直接劃撥給沈光林資金又不合適,這不成了私相授受了么。
萬一什么都沒有研究出來,那不是害死自己了。
因此,一大筆“帶帽”的資金下來了,就是用于研發這種用途的材料的,誰都可以申請,批給誰就不一定了。
京大,中科院,五道口,還有其他幾個研究所都收到了這樣的通知。
而且部委這次給錢很大方,先期付款就有280萬,前提是需要通過評委會評審。
這筆錢用來研發一款新材料未必夠,但是也未必不夠,至少它用來改善生活是沒問題的。
點名要沈光林的實驗室加入進來也是上級某部門的特別要求,不得推辭。
因為這種材料的研發單位得是搞物理的或者搞化學的,沈光林的實驗室二者兼備,而且小有名氣,你怎么能夠不來。
以往,有科研項目來了,大家去申請科研資金都是擠破頭的,甚至老友絕交的情況都存在。
現在,主動點名要求某單位去報名的科研項目還是第一次聽說。
沈光林畢竟進入京大的時間還短,滿打滿算都沒有超過一年,他還沒有申請經費的經驗。
別說國家和部門級的科研經費了,就是學校的科研經費他都沒有申請過。
并不是沈光林自恃清高,而是他原本就不夠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