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三個爹的奮斗
只這一句話,就讓三個爹懸著的心落地了一半。
要知道,入秋之后,副食廠那邊已經拿到了糧食經營許可,已經開始滿倉收糧了。
得益于糧庫的優先政策,第一批500噸的優質一等稻米已經進了副食廠倉庫。
如果包裝廠廠房能在入冬前完成基建,包括供暖和水電進入,那新購進的包裝設備元旦之前就能調試運行。可以趕在年前讓第一批產品下線,副食廠的大米也能在年前包裝銷售。
如果入冬前廠房建不好,那就萬事皆休,來年的五一能見到產品已經算是快的了。
東北的工程是干半年歇半年的,只要天氣一冷就沒法開工了。
所以,如果今年不能完工,就要等到來年開春之后。
藥廠那邊的進度是最慢的,設備、廠房等等都沒著落。
但是三個爹也不著急,按照唐成剛的大戰略,只要副食廠開始盈利,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兒,藥廠反而可以慢一點。
況且,和副食廠、包裝廠不同,廠房、設備、包裝這些花錢就能解決的問題,在藥廠其實都是小問題。直正的難題,其實是人。
藥廠這門生意,做好是很有前景的,可是也絕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
這是個技術活兒,最最值錢的就是人!
可是,老藥廠已經停產十多年了啊!一千多工人和技術骨干下崗了十幾年,有的在家待業,如果開工都愿意回來。
而有的,尤其是那些有真本事的,早就各謀出路了。
對此,唐成剛也有準備,已經和省內外的幾個中醫藥大學、研究所搭上了線,明年會到各個院校去招聘一批新生力量,來填補藥廠人力不足的問題。
也和省內外的幾個研究所,有交流合作的意向。
唐成剛還是有魄力了,在人才的問題上,他是準備好花大力氣的。
但是,唐爸再怎么想辦法,也還是差了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