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蜀道
“就像一項技術的突破,最簡潔最省時省力的路徑只有一條?!?br/>
“而先走的人,不但走過去了,還在這條路上修了劍門關。”
“路是我發現的,你們想從這里過,就得給過路費!”
“我不高興,我鎖死城門不讓你過。”
“那么,現在我們做為后來者,被人卡死了怎么辦?要么,你把收獲拿來乖乖交過路費,任其決定讓不讓你過?!?br/>
“要么,就只能開山劈石的再打通一條自己的路出來。”
“其難度有多大,不言而喻?!?br/>
“而且,當你千難萬難,在沒有路的地方終于開通一條路,也建起了劍門,也打算收過路費的時候,人家那條比你容易得多的路開始降價了。”
“你想吸引更多的人從你這里過,想十塊錢的東西賣到十一塊、十二塊。那么你也只能用價格來吸引過路人?!?br/>
眾人,“……”
齊磊抿了口茶潤了潤嗓子,“我們常說一句話,說中國是各個行業的絞肉機,中國人一旦進入某個行業,價格就打下來了。
“大家都很自豪,你看,我們生產的東西便宜又實惠,都不給別人留活路!”
“其實,那是一種無奈!因為它意味著,你享受不到技術進步的高附加值,只能用價格來抵消人家的先發優勢。”
其實齊磊說的這些,就像后世有人常說【后發優勢】,后發優勢好啊,可以避免技術彎路和浪費!
而后發,在技術投入和時間成本上確實有優勢,但是,那也意味著已經錯過了最開始的超級紅利期。
我們常聽盾構機的故事,說中國的大型機械怎么怎么樣,其實這是一種無奈的揚眉吐氣。
人家賣2億的時候,多少利潤?我們賣兩千萬,又是多少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