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人不輕狂枉少年(二)
1906年,伊利諾伊大學校長埃德蒙.詹姆斯給時任總統的老羅斯福寫信。
【哪個國家能做到教育這一代中國年輕人,哪個國家就能因為這方面的努力,在精神和商業上得到最大的收獲!】
于是,老羅斯福決定用庚子PeiK剩余部分大約1000萬美元,返還給清政府,并在美國的監督下,成立了庚子獎學金。
并建立了包括清華大學等在內的,一批高等學府。
以至于,后世相當多的公知以及不明所以的文青,對于美國人的這個舉動感激涕零,稱之為善舉。
殊不知,只不過是拿你的錢做你的人情,目的是文化投資。
唯一失算的是,老美不知道啊那一代年輕人已經被戊戌六君子死志救國之心喚醒。
“愿為譚嗣同!我以我血醒蒼生!”
所以,這個套路沒怎么見效果,絕大多數借庚子獎學金留美,以及清華等大學培養出來的少年志士,都投身救國運動之中。
等于錢白花了。
可是,如果把歷史拉長,你就會發現,這筆錢一點沒糟踐,賺大了!
那一代人愿為譚嗣同,可是后來經由教育渠道出去,再被教育洗腦就不回來的可是多了去了。
所以,現在齊磊做一點布局早嗎?
一點也不早,甚至晚了!!
對于齊磊所說的這些,廖凡義和董北國當然是清楚的。
只不過,他們不是重生者,沒有那二十年的眼界,對于這個時代的人,即便知道,也是無從下手。
廖凡義問道:“這方面,你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