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即將到來的終幕 (3/3)
這樣的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無論什么事業都能成就,即便是一時運氣不好,只要沒有將其殺死,他就必能再度崛起,不會氣餒與自責,而是理智客觀地審視自己的錯誤。
因為他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已經超乎了凡人的思維,他們就像是操縱游戲角色一般,居高臨下地看待這個世界,肉體不再是束縛他們思維和視角的囚籠,而是一個出發點。
至于第四能級……
人類從未在前紀元文明時期,以個人之力抵達過這個能級。
擁有這力量的,其實是他們的造物——最初是那些使用以太爐心作為核心能源的‘異世界殖民中心’‘宇宙戰艦艦載機母體’這種超級生物,無論是結晶龍還是寄霜迷誘蛾,它們都是前紀元文明融匯了整個文明的菁華打造的最終文明戰爭兵器,倘若放在一般的星球上,一體就足以鎮壓整個星球。
即便是在宇宙的浩瀚星宇間,有著自然第四能級生命的星球也少之又少,每一個都是珍稀無比的泰坦行星,是超高危的死亡禁地。
而這樣的文明重器,前紀元文明打造了不計其數,天知道多少種,多少個。
反正有著外星文明的火種飛船,前紀元文明的泰拉人靈感絡繹不絕,他們狂熱地汲取那些技術,并用自己的方法將它們從想象化作現實。
但是,這源自于外星的技術乃至于文明形態,也極大的影響了泰拉文明本身的發展。
表現最明顯的地方,就在于升華技藝。
天墜之災,更是加重了這一點。
天墜之災。迄今為止沒有人知曉這場毀滅了前紀元文明的災難真相究竟是什么,但是破碎的月亮足以證明那是一場足夠徹底毀滅泰拉文明的可怖災難,只是眺望之月替人們擋住了毀滅而已。
幸存的泰拉人中,有相當大一部分都是升華者……升華者的個體力量被證明,他們能夠在天墜之災后的環境中自如地生活,甚至更好地升華。
為什么前紀元文明需要抵達人體極限,才能凝聚源種?
說白了,其實就是人類這個物種的肉體太弱小了。
——既然感知力無法捕獲到源質,那么我們就改造自己的身體。
即便局限于物質肉體的強度,不能成年即感知源種,但至少也能極大幅度提升源質感知者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