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盡遠道,大衍觀,以及……
在伊奈迦二世的全盛期,帝國與飛焰地爆發了一次全面沖突。作為與帝國橫亙遠焰荒漠對峙的涅瑪薩斯諸王就是那次戰爭的直接參與者。
那場戰爭,對于帝國和飛焰地來說都理所當然,雙方在此之前就已經有非常多的矛盾沖突,彼此之間的商業主導地位也需要一次武力對抗才能決定出誰上誰下,更不用說雙方邊境和內部的分裂主義分子一直都在想要借助對方的力量幫助自己獨立于帝國亦或是飛焰地,所以雙方的戰爭是必然且絕對會在幾十年內展開的。
但飛焰地沒想到的是,在伊奈迦二世的領導下,帝國的戰爭潛力急速飛漲,而他個人實力膨脹的也異常之快,以至于他們在還未做好全面戰爭時,帝國的大軍已經整裝待發。
如果不是那個時候的飛焰地得到了來自各方的支援,國內民族主義精神覺醒,帝國東部北部亦有蒼天王庭和峻嶺堡牽扯,恐怕不需要幾個月,涅瑪薩斯血系就會被帝國的鋼鐵洪流掃進靜謐海。
那個時候的帝國,威壓泰拉全境,即便是最為古老傳統的甘特瑞格姆共和國都感覺到了壓力。
只是,所有人都沒有搞明白,帝國為什么要放著最好對付,還有血脈法理的峻嶺堡不對付去對付飛焰地,為什么要調動東部軍團的資源儲備,導致蒼天王庭異動頻頻……帝國和飛焰地雖然的確有點宿仇,但也沒到這樣需要針對的地步。
這一直都是學者們眼中的未解之謎。
而現在,謎題解開了。
是光界。
伊奈迦二世,之所以傾盡全力去進攻飛焰地,就是為了得到一個直接通向靜謐海的大入海口,得到有關于【光界】的探索權!
【原來如此,這就是伊奈迦當初為何要發動戰爭的原因……】
此時此刻,凝視著眼前不斷調動光界之力匯聚于己身的蛻蛹者心中泛起層層回憶,他也是當年戰爭的親歷者,豈會沒有有關于這方面的疑惑?伊奈迦二世雖然威壓天下,令他苦不堪言,但他也承認對方的文成武德的確是有史以來的泰拉一流,如若不是‘黯月動亂’將帝國中興打斷,這位黑太陽至少也能一統泰拉西南,收回峻嶺堡。
而如此明君,如此強者,豈能作出飛焰地之戰這樣的戰略誤判,導致帝國在僵持數年后不得不和談,錯過了百年難得一次的戰略機遇?
可現在看,蛻蛹者明白,伊奈迦二世并沒有錯。
他手中的寶物,那被泰拉所有人稱之為‘伊奈迦遺產’的寶物,居然可以號令光界,統御這古老而不知來源的迷宮!
如若讓當年的伊奈迦二世成功,持有光界之力,又有第一騎士,不動堅城希利亞德輔佐的黑皇帝,再加上對帝國對皇室忠心耿耿的軍團長與冰風谷總督,哪怕他們國內亦是矛盾重重,這不可思議的力量絕對能威壓全大陸啊!
只是可惜,那個時候,環靜謐海的泰拉諸國,包括遠岸島在內,都不愿意讓帝國摻一杯羹,故而集體支持飛焰地,讓初期處于戰略極大劣勢的飛焰地站穩了跟腳。
伊奈迦二世不可能在群雄環顧之下潛入光界,獲取力量……他的這一次冒險失敗,導致了他后續戰略變化,帝國內部也因為這次失敗而出現矛盾破綻,導致了黯月動亂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