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四十九年,春。太子病逝,舉國哀悼。百姓談起這位太子爺,都知道他除去有個嫡長子身份的之外,空有其名。母親楊皇后被隆慶帝廢掉,死于冷宮。外公楊家也跟著衰落,多年不見起色。隆慶帝又是個生性多疑的性格,抓著權力不放。二十年的太子,硬是沒有執掌過朝政,著實憋屈。本來世人都在揣測,太子是裝病的。不裝病也沒辦法,上頭親爹壓著,中間的朝臣使不動,你沒有用武之地。誰想真得病死了。他一死,朝野上下本就暗流涌動,這一下越發緊張。白天都有大批兵卒在城中巡邏,弄得人心惶惶,像是暴風雨來臨的寧靜。儲君之位虛懸,據鎮撫司的消息,皇帝受了喪子的打擊,已油盡燈枯,立儲事宜一下子蓋過收復南方失地,成為話題的中心。最熱門的人選當然是二皇子。年輕時只喜歡游山玩水,被攆到封地后卻展現出驚世才華,知人善用,把封地治理得路不拾遺。三皇子也不可小覷。回京城這一年四處拜訪軍中將領,聯絡武道高手,相傳他府中至少有兩千門客。但最令人忌憚得是,他外公乃是當朝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