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四十九年,冬末。三皇子蕭景敖,在天牢中打死尚書之子,轟動京城。魏寧臭名昭彰,惹得民間百姓紛紛叫好。有膽大的義士趁夜往魏府大門上潑糞水,雖然隔夜便被捉拿歸案,但礙于民意,順天府只是打了十板子,略微懲戒,便將人放走。在皇權交替的節骨眼上,百官戰戰兢兢,誰都不想出意外。而三皇子替天行道,戰功赫赫,多年來保家衛國,在百姓眼里成了正義的化身。在朝堂上,魏崢也是腹背受敵,很不好過。蔣天河那幫人恨不得從他身上咬塊肉下來。韓山也上了奏疏,表明態度,要求懲戒魏崢。大佬掐架,局勢愈演愈烈。然而太子只是責罰魏大人兩句,下令罰俸一年,便將此事揭過。至于對自己的弟弟蕭景敖,則是什么表示都沒有。不責罰,不探望,也不關照。仿佛沒有這個弟弟一般。鐵柱酒肆,二樓包廂。張武和馬六難得一聚。自從六叔當上千戶,便成了大忙人。雖不用出遠差,卻整日忙于宮里宮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