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任婆子的嫁妝
如果只是騙錢,那二房這二百兩銀子就當打水漂了,以后也不準二房再買鋪子,即使家里人買地,都得斟酌著來。
如果對方真的將這殺人命案賴到老三的名頭上,那任家也不能怕事,便將這事兒鬧大,到時候全家人合力請狀師,總不該老三都不在場就能殺人吧。
任婆子做下決定后,二房總算放寬了心。
大房二房被任婆子給說得先回去了,暫時都不準入城。
宋九夫妻二人卻留了下來。
任婆子看了老三一眼,叫老頭子把砍柴刀奪了回來,這就將宋九帶到了正堂里,很快任婆子回里間搬出一箱子書來。
沉甸甸的一箱書卻是任婆子珍惜無比的東西,便是家里三個兒子識字,她也沒有刻意的將這一箱書搬出來給他們看。
宋九一直有個疑惑,任家也是莊戶出身,為何會有這么多的書,而且她跟著傻夫君一起看過的書,她入城的時候去書局打探過,一般書局都沒有賣的。
尤其這些書本上的字跡也非普通人抄錄,字寫得不僅工整,還自有一番韻味,與外頭賣的書有著明顯的不同。
任婆子拍了拍箱子上的灰塵,面色凝重的說道:“我從娘家出來,只分到了這一箱書,也算是我的嫁妝了?!?br/>
宋九驚訝不已。
書箱打開,里頭藏著的全是裴家歷代祖宗千辛萬苦弄到手的孤本,這些孤本一看就有些年代了。
任婆子小心翼翼的拿起一本翻開,說道:“世族家中多有藏書,祖上重文,當初我提出要一箱書的請求,我娘說只能給我這個了,這些原本放手中也沒有多大的用處,但是今日我不這么認為了?!?br/>
宋九也小心翼翼的翻開一本書來細看,只見這些書都是歷來歷代的律法底稿,也就是說這些底稿都是立法之人當初親筆寫下的,外頭流傳的反而是拓印本。
就這一箱書的價值,足夠任家子孫上下三代吃喝不愁,但是她婆母卻一直保存著到至今。
只是這些律法書籍,不懂其道的人不會看重,便是科舉考試也是用當朝當代的律法。只有懂行的人才會出得起高價錢。
“老三媳婦這一次通過一張契紙看出了許多的問題,更是對燕朝律令倒背如流,可見不管男女,古往今來,提高自己的學識就能開拓眼界,你即使不是男兒身,也能用在平常自保?!?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