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章 哲哥兒得到了安置
宋九開始算著與孩子們團聚的日子。
而此時的宮中,小圓子與一群小伙伴正跟著先生讀書,一個個的念得很是認真。
講臺前的大儒鄭禮義看向眼前的這些孩子,心頭十分滿意,原本以為是從鄉(xiāng)下來的孩子,會難以教導,沒想到他們?nèi)绱寺斆鳎瑢W的知識還不少,還各有所長。
尤其是對小團子和小圓子,更是欣賞不已。
小團子跟著一起讀書,周圍用屏風攔住了,沒有風吹來,倒也如常人一般,這么跟著讀半日,也不見她的病容,瞧著韓先生在宮里用了上等好藥對癥診治有了效果。
此時學堂外,魏貴妃從御花園一路散步而來,被這邊的朗朗讀書聲吸引,趕到學堂外,正好遇上了鄭禮義向小圓子問起治國之道。
小圓子才回京城,還有些拘謹,心頭有些想法卻一直沒敢向皇上說明,此刻先生問起,他談起治國之道來,故意將話題引到了化外之地嶺南。
鄭禮義以前常住南陽,與常住京城里的人不同,他時常帶著學生四處游學,自然也去過嶺南,還見到過水性極好的吳越國人,親眼看到了陶將軍作戰(zhàn)。
此刻鄭禮義聽到小圓子說起嶺南,便問他化外之地該如何管理。
小圓子面色堅定的說道:“先生,我之前從嶺南經(jīng)過,倒發(fā)現(xiàn)一條通往中原的經(jīng)商要道,正是庾嶺商道。”
“南通中原,北抵寮軍,內(nèi)陸求穩(wěn),興農(nóng)桑,興商業(yè),必先修庾嶺商道,如此方能國庫豐盈,糧草豐厚,燕將戰(zhàn)馬強壯。”
鄭禮義錯愕的看著小圓子,一條庾嶺商道就想到了這么多,只是那是化外之地呢,修路難,治理更難。
但是鄭禮義是滿意的,他這一生帶了不少學生游學,也有不少學生去過嶺南,卻無一人提出這條建議,便是滿朝文武也不曾提及。
朝中官員一旦外放,最擔心的是外放嶺南,可是依著這孩子的意思,只要修通這條商隊,就能大興農(nóng)桑商業(yè),從而增加了稅賦,國庫也就有錢了。
鄭禮義點了點頭,叫小圓子坐下,小圓子卻是不坐的,而是小臉認真的看著先生,問道:“先生覺得此事可行?”
鄭禮義想了想,說道:“可行。”
“可行的話,學生若是向皇上翁翁上奏折,皇上翁翁會同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