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大理人事安排
曲少波翻看筆記本匯報道:“書記,截止目前,可以確定市委書記、市長以及35名處級以上的干部存在問題,其中包括洱源、祥云以外的2名縣委書記和1名縣長,可以說是塌方式的腐敗,涉案資金巨大,僅目前就落實了49億元,最后的金額只會更大!”
聽到這個數字,王鴻濤感到非常的悲哀,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腐敗分子?一個市,就有這么多的貪官!大理的地方一般債務是179億元,這三十幾個人就敢貪50億元以上,真令人寒心!靠他們搞工作,工作能有起色?地方能發展的起來?
王鴻濤怒道:“給我查,嚴查!把腐敗問題給我查到根上,涉及到任何人解決予以拿下,一個都不能放過,吃進去的民脂民膏都給我吐出來!少波,大理的債務還很多,你和財政廳對接,把那些貪污受賄的資金通過廉政賬戶撥付給大理,那些錢本就屬于大理,必須用來減輕財政負擔。還有,辦案的同時首要追贓,必須把資金追回來,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br/>
“好的,書記!”
王鴻濤繼續說道:“空缺這么多位置,得盡快補齊,市委書記現在是家浩代理,名不正則言不順,我提議由省委副秘書長袁家浩同志擔任大理市委書記。李副書記,關于市長,你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李剛沒想到書記竟然把市長的提名權交給自己,竟然有些猶豫。事太大,由不得他不慎重。還有,省長那里怎么辦?
王鴻濤手里根本沒有可用之人,至于省長的意見,不問也罷,于是快刀斬亂麻,說道:“一市之長確實要慎重,我對滇省的干部還不熟悉。這樣吧,你是管黨群的副書記,市長人選你根據全省的盤子斟酌并提出人選,要明確將政治素質、政治品質作為首要條件。嚴格按照對黨忠誠、善謀打仗、敢于擔當、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選拔任用干部;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樹立注重基層的導向、注重實干的導向、注重干群公認的導向。至于大理常委班子和市政府班子的補缺,組織部拿出具體的方案,紀委書記的人選一定要充分征求少波同志的意見?!?br/>
三言兩語,王鴻濤便敲定了大理領導班子配備問題,給了副書記、組織部、紀委大大的好處,沒省政府什么事。
只要這幾人同意,不管是書記辦公會、五人小組會,還是常委會,都沒什么問題。
王鴻濤也沒打算把重要崗位都用成“自己人”,所以必須要借助一些重要常委的力量,尤其是這三人。
一把手的優勢就在于此,能隨意分配一些重要指標,拉一批、打一批,根據情況隨心所欲的安排。
安排好工作后,三人興致勃勃的出去了,都去醞釀此次人事調整人選。只有在人事問題上發聲,別人才能把你當回事,才能有領導權威!
秘書白承志進來匯報:“書記,省城投置業的副總經理高天龍來匯報工作?!?br/>
一個副總經理?按規格、職務,一般情況下是輪不到他來匯報工作。但是考慮到城投的特殊情況,王鴻濤還是讓他進來。
不一會,白承志帶進來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干部,看起來精神頭很足,濃眉大眼,炯炯有神,眼睛里隱約能覺察到一絲正氣。
相由心生,境隨心轉,第一印象很重要。
“王書記好,打擾您工作了。我是省城投置業的副總經理高天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