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一季度依然堅挺
從各地財政困難系數高低排名,不難看出中西部省份財政困難系數較大,而東部發達地區則較小。一般來說,不考慮其他因素,財政困難系數越高,相應獲得中央財政補貼將越高。
大概看完省里的數據,王鴻濤又打開長安市的經濟運行報告,相比之下更加喜人。
第一季度,長安市GDP為5608億元,排名全國第四,距離第三名深圳的5734億元僅差126億元,未來可期,有望沖到第三名。長安市GDP占到了全省的55.6%,已經超過了半壁江山,其它地市加起來僅為4478億元,其中還包括銀州,雖然也有小進步,但說明省內其它城市的發展缺乏強勁的動力,這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王鴻濤感嘆道:“長安把第四名穩住了,胡昊,下一步要做好萬億醫藥產業園區的各項服務工作,為他們的投產達效保駕護航,這是半年乃至全年最大的增長點,今年的長安必將一飛沖天,震驚世人。還有龍騰科技的產業園、汽車制造業這個兩個產業鏈,下半年也有一些企業要投產,同樣要高度重視。此外,絲博會的招商引資工作要做的充分、扎實,盡可能多的引進大企業、好項目以及高精尖的制造業企業。”
“好的,省長,我親自盯著。”
再看固定資產投資,具體數字為7010億元,排名全國第一,增速為8.5%,排名全國第一!固定資產投資的體量和增速放緩了步伐,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在意料之中。
財政收入為億元,排名全國第7,不增不降,算是穩住了。不過和第一滬市1900多億的差距肉眼可見,可以說是望塵莫及!
再向前沖一兩個名次,就達到長安市的極限,經濟底蘊這玩意,看不見摸不著,但是真實存在,你不得不承認,自然條件的天然缺陷,你就是打不過,不以人的意志轉移,也不是靠努力、勤奮就能追的上。
長安的成績單足可以向所有人交出滿意的答卷,長安咸城的合并威力逐漸顯現出來了。2100萬的人口,面積翻了一倍,僅這兩項就給長安帶來充足的成長空間,隨著4大萬億產業鏈的發力,長安有望和前三名掰掰手腕。
各市GDP:銀州1210億元,成倉505億元,迎江325億元,渭陽322億元,漢江310億元,安寧248億元,商洲165億元……
看到這些數字,王鴻濤心情有些低沉,除了銀州,其余地市想超過500億元都難!
西安的經濟數據很喜人,可是,周邊的地市GDP增長率僅0.8%、2.1%、5%、6%、6.8%……全省的增長率為%。除了長安,亮點不多。
須知,其他城市的基數都很小,增長率卻仍然如此難看。秦省,在傾全省之力打造“大長安”時,是否給其他地市的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
最近幾年,各大省會或區域中心城市都醉心于提高城市首位度這一概念,出現了大成都、大武漢、大鄭州、大長安、大濟南、大青島等一系列提法,宣稱要以這種中心城市建設來帶動周邊地區乃至全省的發展,至于成效只能交給歷史來評判。
陸文華書記調研回來后,看到了省統計局送來的第一季度經濟運行報告,饒有興趣的拿起來翻看。
越看越心驚,秦省前兩年是什么樣子陸文華很清楚,和他當省長的遼省半斤八兩。可是,王鴻濤擔任長安市委書記后,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就讓秦省在第六名站穩了腳跟,而長安更是闖進了全國前五,稱得上是個神話。
省長,他也當過,深知經濟想提升一個名次都沒那么容易,這也是王鴻濤能在三十幾歲當省長的緣故吧,反正自己沒這個水平,這樣的干部,光芒是無法遮擋的!能相互配合工作是最好的選擇,對于經濟工作,陸文華真的不打算過多指手畫腳,不想班門弄斧徒增笑料,還是做好省委書記的主業,管管大事,調整調整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