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定了——“唐都區”
不管怎么樣,市民相信大長安在王鴻濤書記的帶領下,發展會越來越好,教育及其配套設施也會越來越完善,才能迎接寬松落戶政策下越來越多的人才。期待長安奮力追趕,建設成國家級中心大城市,完成偉大復興!哪個長安人心里還沒點驕傲?
歷史上的長安,是何等的輝煌,唐盛世的影響力至今依然不減——唐人街、唐詩、唐裝、唐僧,等等。唐朝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燦爛,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都居世界領先地位,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史上的頂峰。萬國來訪——它的高度文明影響了日本、朝鮮等許多國家和地區,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先進的國家。各國商旅、學人云集,把中國的漢文化、先進制度等廣泛散播到中國以外地區,長安成為當時世界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唐朝755年人口5300萬人左右,gdp占世界比重為58%!
長安人多年的夙愿終于要變成現實,王鴻濤來帶長安僅半年時間,但是帶來的變化讓全市人民肉眼便能感受的到,僅僅幾個月,隨著大項目的帶動,長安人賺錢更容易了,收入實實在在增加了。隨著營商環境的改變,長安人辦事更方便了,幸福指數更高了,人民群眾更和諧了。隨著治理貪腐的成效,長安人對政府更信任、更期待了。
大家對市委書記王鴻濤從期待變為了愛戴,從支持變為了擁護,如果測一次支持率,一定會是相當恐怖!
而且,大家擁戴的市委書記更像是家人一樣,時不時的給大家一些驚喜,要么唱唱歌,要么寫寫歌,甚至親自上陣,給長安的旅游打廣告,像個大家長一樣為家里的日子打拼,長安人已經徹底的接受了王鴻濤,把他當成家人一樣看待。
“三區合并”更讓大家看到王鴻濤書記的執行了,吵了幾十年,在王書記手上好像輕飄飄的就快實現了,大家不禁在想,以前的領導都在干嘛?如果真的那么難,為啥到王書記這就這么容易?
隨之有識之士的不斷解密,市民們逐漸知道了,原來“三區合并”真的好難!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太大、太多了!僅僅現在,大家都為王書記發愁,那么多的領導怎么安置?總不能都免了吧!
全市人民都在看著,市委到底會怎么合并“三區”,人會怎么安置!
到了6月10號,長安市“新區”冠名征集活動截止,“唐都區”這個名字得到了高達億票,一絕騎塵!
長安市委、市政府向全網表示感謝,并承諾,長安“新區”的名稱定了,采納全國人民共同的呼聲:“唐都區”!并向中省備案!
一時間,參與過投票的網民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感!
塵埃落定后,全市人民不爭不吵,彈冠相慶,感覺“唐都區”這個名字越讀越順口,對長安市來說簡直是天作之合的好名字!
名稱都定下來了,真正的合并還會遠嗎?按照王書記的意見,會召開“三區合并”動員大會,“三區”人民開始期待動員會的日子。
但是,三個行政區域的合并哪有那么簡單,繁瑣的事情成千上萬。
近幾日,王鴻濤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繁瑣的“并區”工作中去,解決了幾百個問題,但感覺還是問題不斷,氣得王鴻濤批評了幾次趙世寶書記,屁大的事情都要來請示,指示他該做主的就做主,當一把手,必須要有擔當意識,情況才好了點。
當天,常務副市長來匯報,“唐都區”四大班子辦公場所已劃定,主要沿用了前新城區的辦公用房。并按照機構改革的要求,指定了15個區委工作部門和25個區政府工作部門的辦公場所,包括他們的下屬單位,規劃了“唐都區”政務大廳,并由市政府統一負責維修、掛牌。尤其是掛牌,全部利用原有的牌匾改造,堅決貫徹書記厲行節儉的指示。
陳杰很好奇,王書記有時很多大方,五個億、十個億的路費補貼一聲令下就花出去了。有時又很摳門,都說新人新氣象,“唐都區”是全國矚目的“新區”,竟然沒有添置一件新辦公設施,反而收回了大小9棟辦公樓,公車198輛,和一批舊辦公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