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安排明察暗訪
“書記,我是發(fā)改委副主任周琦?!?br/>
“我是農業(yè)局副局長陳小江?!?br/>
“我是林業(yè)局副局長劉占明。”
王鴻濤笑著對眾人說:“大家好,這段時間要辛苦大家跟我跑一圈了,還請你們的家人能夠理解?!?br/>
幾人忙說“不辛苦”、“應該的”,能和市委書記有一個月的親密接觸時間,這是什么概念?求都求不來,他們幾個很清楚,如果讓其它副職知道這次是陪市委書記下鄉(xiāng)一個月,一定會打破腦袋爭搶,可昨天市委辦僅僅是通知今天開會,上車后于江濤秘書長才通知是下去調研一個月,而且是陪市委書記,多么美妙的表現(xiàn)機會呀!
王鴻濤有些慚愧,來銀州也有兩年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是市委書記,自己叫的上來名字的大概只有各縣區(qū)書記、縣長,最多能叫到副書記和常務副縣長,其它常委、副縣長甚至都沒見過面;至于市直單位,只認識那幾個重要單位的局長,有一半的正職都認識,更別說這些副職了。真的有些官僚了,這是對干部的極不負責,認都不認識,何談了解,如何提拔使用干部?
按照行程,第一站去的是清河縣,縣委書記周曉虎和縣長高偉強是在銀州腐敗案件唯一沒動的縣區(qū)主要領導,沒有一點腐敗問題。
一路上,王鴻濤沒擺一點架子,和大家談笑風生,心情非常愉悅,有種旅游的感覺。
快到清河縣時,王鴻濤問道:“清河縣GDP、財政收入怎么樣?今年的重點項目、招商引資如何?”
發(fā)改委副主任周琦脫口而出:“清河縣21萬人,去年GDP是39.9億元,地方財政收入7894萬元,固定資產投資37億元。一產增加值完成11億元,二產增加值完成10億元,第三產業(yè)完成增加值20億元,三產業(yè)結構比重為29:25:46。全縣棗林面積達萬畝,紅棗產量達萬噸,產值9.9億元,算是最大的產業(yè)。完成造林面積4萬畝,全縣森林面積萬畝,森林覆蓋率達%,羊子飼養(yǎng)量達到20.5萬只。”
雖然短短的幾句話,但讓王鴻濤對清河縣的情況一目了然,包括主導產業(yè),這個周琦不錯,思路很清晰,業(yè)務很熟悉。
但是,習慣了動輒百億、千億的數(shù)字,聽到清河縣的情況,感覺真是辣眼睛,堂堂一個縣,財政收入才幾千萬,遠遠不如神州、府州的一個鎮(zhèn),主導產業(yè)就靠賣棗、養(yǎng)羊,百姓如何能富?無工不富,工業(yè)增加值僅僅10個億,讓人情何以堪!
王鴻濤是憂心忡忡,造成這種窘境不怪清河人民,銀州市能源大市,但這清河就是啥都沒有,也是個怪事。畢竟是銀州的一個縣,二十幾萬人的農業(yè)大縣,肯定不能放任不管,得想辦法把清河縣的經(jīng)濟發(fā)展起來。
下車后,大家找了家館子,每人要了碗羊雜碎、兩個油旋,先填飽肚子。
等飯的時候,王鴻濤看到門口不遠處停著兩輛汽車,上面有明顯的標志“公務用車”和“勞動保障”,明顯是公車,便問老板:“外面是哪個單位的車?在這有啥公務?”
老板笑著說:“辦啥公務,勞動保障大隊和質監(jiān)站的車,這會中午了,都開車出來吃飯?!彪S后感嘆道:“屁大點地方,中午吃個飯都懶得走幾步?!?br/>
王鴻濤疑惑道:“不是出臺了八項規(guī)定?你們這公車還在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