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螢火之光敢與皓月爭輝
“如果感冒看病只花了10元,但是卻給你開500元的不報銷的藥品。寧愿看病貴點,也希望開到價錢合適的藥品?!?br/>
“醫改不解決政府對公立醫院的投入問題,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就無從談起。”“作為普通市民,這幾年我確實感覺看病的負擔減少了,但看病難的問題依然嚴峻,每次看個專家診起碼都得排半天的隊?!?br/>
資深醫院管理者、主任醫師陳薇尖銳地指出,根據她的調研,目前政府對公立醫院的投入僅占醫院全年支出的10%,“也就是說余下的90%都得靠醫院自己去‘掙錢’,在這樣的體制下,公立醫院怎么可能不創收,怎么公益?”
陳薇還說,這幾年,公立醫院除了治病救人,還承擔了很多行政任務,例如對社區醫院的技術指導、培養全科醫生、指導社區醫院的慢性病管理工作,“這些任務都要耗費人力物力,但卻沒有來自政府的經費支持。尤其是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時候,例如10年前的非典和幾年前的甲流,政府要求公立醫院不惜成本投入,但最后誰來買單?”
某三甲醫院的郭醫生表示,目前全民醫保政策覆蓋到位了,但問題很多。比如,醫保政策地方保護主義亟待破除,之前規定所有病人不能出市外治療,否則一文錢不報銷;現在,進步了一點,可以通過轉院、轉診的方式,由當地醫院醫生簽字確認,但卻規定“誰簽了字,誰負責該病人的醫保費用”。還有相當多的市,規定出了地域治病,醫保報銷的比例就下降20%~30%?!斑@樣無疑是把費用支付矛盾轉嫁到醫生身上”。
“在現行的本地醫保政策下,甚至剝奪了病人對于治療的選擇權。”郭醫生舉例說,像關節置換手術,醫保限制了關節的費用,這本來是沒問題的,關鍵是限價最高2.4萬元,不少病人愿意選用更可靠的3萬~6萬元的進口關節,同意差額自付,可醫保不支持,理由是要限制醫生誘導病人‘高消費’。
郭醫生坦言,醫改進入深水區,更應該沉下來解決與完善公共衛生政策存在的細節性、操作性、公平性等基礎問題,真正讓患者從中得到支持與幫助,而不是推諉與限制。
白領陳殷每月要陪母親到醫院復診一次,她認為現在想找特定的專家看病還是比較難,就算掛上了號也要等很長時間,看一次病起碼要半天?!坝嗅t院開通了網上預約,一般要提前一周才能‘搶’到號。有的醫院要預約掛號還要先買卡,假如一年只去看一兩次,感覺不太劃算。”
社區醫療機構再多些,治療費用能再下降點。百姓熱議新醫改方案,治病便宜成大家的期盼。隨著新醫改政策的即將出臺,人人享有、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逐步取消醫院藥品的加價、同級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等立即在職工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
大家普遍認為,新醫改是“還醫于公益和百姓”,“平時少得病、得病有保障、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錢”的醫療保障讓老百姓得到了真正實惠。而采訪中記者發現,作為本次醫療體制改革的最大利益相關者,看病方便、治病便宜成了職工呼聲最高的期盼。
全市上下吵的沸沸揚揚,醫院、群眾、政府各方面都在發聲,提意見,大家都想讓長安的醫改力臻完美。
這些聲音也傳到了市委大院,王鴻濤召集市長胡昊和衛健局、醫保局主要領導商議群眾的呼聲。
聊過來,聊過去,感覺無非是錢的事,于是王鴻濤說道:“市長,既然要搞醫改,那就力爭讓大多數人滿意。既然我們下了這么大決心,不如一次性把問題都解決掉,無非就是多拿點錢出來的問題。這兩年,我們集中精力把醫療問題解決掉,總結一些經驗,把漏洞一個一個的堵住,我想財政的支持力度也能逐漸下降,這個冤大頭就由市委、市政府當吧!”
胡昊笑著說答應道:“書記,要是一年前,打死我都不同意。現在嘛,錢總要花出去,其實也沒多少錢,把這些問題解決掉無非就是幾個億的問題,多給醫院些補貼,我同意!”
果然是有錢的掌柜好當,胡昊擔任市長五年了,難得當一回土財主,大氣一番,這在今年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