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爛尾樓”治理推進會
本月起,長安新房全面推行“交房即交證”,同時對過去因各種因素存在未能及時辦理房產證、不動產證的小區,進行摸底排查,將根據情況逐步有序解決。房產各類遺留問題解決和進一步規范,正在進行中,政府法院聯動,切實保障廣大業主和村民利益。
紀委書記陳冬匯報了臺賬建立和專項督辦情況,按照時間節點,將于10月份對臺賬內所有“爛尾樓”進行現場督辦。
副市長周雄對“爛尾樓”治理情況做了補充。
輪到各縣區、開發區匯報各自情況時,王鴻濤插言:“我說兩句,長安因各種因素導致的爛尾樓,破壞了城市美好的形象,也對社會和諧安定帶來了侵蝕因素。很多爛尾樓都有歷史根源,有些爛尾樓涉及到一些有能量的開發商,比如央企之類。給你們一次機會,今天會議只匯報自認為無法解決的‘爛尾樓’,‘釘子戶’由市委、市政府統一解決,剩下的你們就按照時間節點限期解決,現在開始吧!”
灞水區委書記苗飛匯報:“書記,各位領導,灞水區有一個‘爛尾樓’我們多次對接,無法取得進展。這座爛尾樓位于生態區核心位置,與世博園隔河相望,地理位置可以說是非常不錯了,寫字樓占地總面積為60萬畝,共有37層,高度大約為150米,集中了銀行、保險、酒店、公司、律師事務所等,是一個綜合的寫字樓。實際上這座寫字樓的潛力很大,也有著不錯的前景。當時該在昆侖信托的投資下,一期內部安裝完成了40%。然而隨后昆侖信托因為債務問題被處罰,該項目也停工了,之后就一直停工了5年。
期間也有其他的財團向這個項目拋出了橄欖枝,但是他們大多數想用較低的價格拿下這棟寫字樓,最后均以失敗告終。寫字樓爛尾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建造成本過高,另一方面是因為企業的投機心理,開發實力不足,資金鏈供應不上,這座寫字樓就這樣被廢棄了下來。”
王鴻濤把這項目記了下來,說道:“苗書記,把項目資料給辦公廳送一份,我來處理。繼續!”
未北區委書記董紅兵匯報道:“書記,號稱亞洲最大的高鐵站,長安北站可以說是長安的門面。北站南廣場西側長期矗立著幾棟停工已久的高層建筑,就如城市門面的傷疤一樣。
北站當年投入運營時,一個巨無霸項目龍之夢綜合體簽約。項目投資200億元、規劃商業200萬㎡、商務辦公86萬㎡、酒店及酒店式公寓20萬㎡、會展中心14萬㎡、住宅90萬㎡……這樣算下來這個項目的體量達到了410萬㎡!
其中,最先啟動的就是鵬瑞利綜合體,也就是那幾棟爛尾樓。當時該項目由長安城投、滬市長峰集團、鵬瑞利集團聯合開發,持股比例分別為34.3%、14.7%、51%。占地148畝,計劃投資40億元人民幣,總建筑面積85萬平方米,規劃建設商業百貨、星級酒店、公寓、寫字樓等,涵蓋多棟超高層,在北側站南廣場東西兩側均有商業集群建設。
但北客站南廣場西側的幾棟樓主體封頂之后已經停工多年,南廣場東側的規劃的部分一直則沒有實質性開建。
滬市長峰集團有意退出,鵬瑞利集團打算接手股權,將處于實控地位。
現在的焦點是這些爛尾樓,拆除還是保留?”
王鴻濤感覺這個情況更復雜,但還是應承了下來,如果自己都感覺棘手,未北區更是老虎吃天無從下手。
下一個,雁臺區委書記姜小林匯報,是爛尾長達十余年的西江月城改項目:是當時城南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項目,經歷了艱難漫長的過程。2005年,被納入城中村改造計劃;2007年,得到正式批復;2010年,開始整村拆除;2011年,安置樓開始建設。2014年因為五證不全,被市房管局警示:嚴禁銷售!項目被停止銷售,這個項目也走向了停工的結局,主要原因是開發商資金鏈斷裂!時規劃了19棟樓,總共3000多套房源,在五證不全的情況下開始大張旗鼓的違規銷售,自2011年起,陸續有2000余家庭,拿出了自己辛苦多年的血汗錢,購買了西江月的商品房,而之后,等來的是項目爛尾。
姜小林說道:“保利地產公司準備介入該項目,并投資100億作為項目資金,但最終因為開發商之間沒有談攏而與百億投資失之交臂!”
王鴻濤沒有表態,但表示項目由自己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