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爛尾樓”引發的思考
連續三天,王鴻濤帶著市委、市政府、法院、檢察院和相關部門,跑完了15個“爛尾樓”項目,現場辦公,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幫助11個項目起死回生。依法強制收回項目3個,由政府接手,尋求另外的解決渠道。依法收繳,將北客站南廣場旁兩側的爛尾樓,從商業用地調整成了廣場用地。
自此,“長安市第一爛尾樓”、苦等十余年的“網紅爛尾樓”、“長安標志性爛尾樓”、“繁華地段爛尾樓”等15個“釘子戶”爛尾樓徹底解決,把最硬的骨頭啃下,為全市解決“爛尾樓”問題做了表率。
書記身體力行,其它領導還敢拖延?
長安市全市出現了有趣的一幕,各個爛尾樓迎來的當地政府和上級部門的集中調研,法院成了最繁忙的單位,短短的兩周內竟然受理了1298個“爛尾樓”項目,大多數是政府委托。
長安市的“爛尾樓”徹底迎來了春天,全市人民歡呼雀躍,據統計,爛尾樓涉及的家庭超過了20萬戶,涉及到的人何止百萬!可以說,長安市每十家人中,至少有一家深受“爛尾樓”之害!這和以前房地產行業的不規范有很大的關系,那時候買房,誰還顧得上查一查五證是否齊全?大多數是被忽悠上船的。
三天后,王鴻濤召集相關單位,小范圍開了個會,主要是總結處理“爛尾樓”的經驗,規范長安市房地產行業,商議即將出臺的規范性文件。
會上,王鴻濤講道:“同志們,根據這幾天處理的情況看,房企停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沒錢,在三道紅線沒出之前,誰也想不到會有這么多房企面臨‘資金風險’,于是,很多開發商打上了‘預售監管資金’的主意,為樓盤停工爛尾埋下了伏筆。
預售資金監管應如何優化?我對長安市對于未來改進預售資金監管提出幾點要求:一、將項目預售資金、開發貸款、個人購房按揭貸款等全部納入項目資金監管范疇,實行三方監管,確保相關資金用于項目開發建設;二、不再‘一刀切’,而是梯隊化預售監管放松,針對信用等級較高的房企,預售資金留存比例適當降低;三、探索采取擔保方式,允許部分高信用房企以銀行保函解凍部分監管資金,專項用于本項目復工復產,后續商品房銷售款需足額補齊提取金額。
還有一個問題,預售制該不該取消?
預售制是我國房地產開發模式與融資模式決定的,當前在沒有新的開發模式和融資模式變化下,尚無法簡單一刀切式的取消,從長遠來看,或可探索現房銷售,但是一定要給預售定一個標準,不能這邊地基還沒打好,那邊就賣的熱火朝天。還有,‘交房即交證’是硬標準,達不到要求的,監管資金一律不得返還,還要徹查房地產開發領域的腐敗問題,尤其是監管資金的問題,紀委把這個問題列為今年的專項行動來開展。
爛尾,是一個房子最刺痛的代名詞,伴隨著每一位經歷者不愿提及的痛苦。
希望今年,爛尾問題能徹底得到解決,長安的爛尾之殤必須終結于2018年,不能再消耗更多買房人對生活的熱情了!”
8月14日,《長安市防范化解房地產爛尾風險工作專班辦公室的通知》傳的沸沸揚揚,點名了125個項目。
兩日后,全市召開的商品房延期交付工作調度會上,對長安行政區內的98個項目再次點名,這也是官方在爛尾樓問題上為數不多的“明確表態”。
長安市的“爛尾樓”處理的如火如荼,很多愁眉不展的業主開始變得喜氣洋洋,因為政府讓老百姓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就像王鴻濤常說的那句話,我們國家的老百姓多善良,他們的要求并不高,能夠自給自足,只要不受欺負都算滿足,一輩子追究的無非就是公平、公正、公開!老百姓養著我們,有什么借口不為老百姓做主,有什么資格在老百姓頭上耀武揚威、作威作福?
8月15日,長安住建局官方微信公號“長安住建”消息,為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有效防范商品房延期交房增量問題,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發展,長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長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長安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長安市金融工作局、中國人民銀行長安分行營業管理部聯合印發《關于印發防范商品房延期交房增量問題工作措施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