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姍姍來遲的“經濟指標”
王鴻濤一臉笑意,謙虛的說:“很不錯了!我們現在是坐五望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呀!說說固投和其它指標吧。”
文宏武繼續匯報:“固定資產投資方面,我們的具體數字為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一,毫無競爭對手!增速為%,排名全國第一!財政收入為1213億元,創歷史之最,排名全國第7,增速達到了驚人的%,排名全國第一!三項重要指標,增速方面,我們將全國各大城市遠遠的甩在了后面,在體量上也有了實質性的進步。”
王鴻濤樂得合不攏嘴,不住的點頭,說道:“再說說那些雜七雜八的考核指標吧,其實都無傷大雅了,一直搞不明白,考核搞得那么復雜,用處到底多大?”
領導可以發牢騷,但是下屬可不能隨聲附和,文宏武匯報道:“分產業看,前三季第一產業增加值15.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0.1:40.7:59.2調整為前三季度的0.1:40.2:59.7,不過增速均為全國第一!
工業增速回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億元,從主要行業看,前十大行業有八行業正增長,增速較快的有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98.6%,汽車制造業增長%,醫藥制造業增長%,均為全國第一!
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為億元和億元,分別增長110.1%和110.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提升至70.7%和65.9%。
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屋銷售面積增長1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增速全國第一。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億元,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億元。主要商品零售類別中,消費升級類商品如汽車類、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類、通訊器材類分別增長11.3%、7.5%、31.5%。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19.4%。
規模以上服務業較快增長,進出口增速總體穩定,財政金融形勢良好,總體形勢一片大好。書記,第四季度已經開始,我們又有一批新開工項目入庫入統,到年底,各項經濟指標還會保持高速增長,再加上咸城的并入,長安必將會創造屬于自己的奇跡,在全國掀起‘長安速度’風!”
奇跡由自己主導并創造,這種感覺真是無比的酸爽,王鴻濤笑著問道:“省里的情況怎樣?你大體說說幾項主要指標吧!”
“書記,在我們長安的拉動下,全省固定資產投資達到了4萬億,體量和增速均位列全國第一,而且領先優勢相當明顯。gdp達到了28500億元,也創歷史之最,闖到了全國第七,增速為全國第一,不過秦省之上全是3萬億大軍,想再升一個名次,難度是相當大!”
胡昊說道:“書記,劉省長真得請你吃大餐嘍!我們長安對省里的貢獻非常大,基本上每項指標都占到了50%以上,真正是占據了全省的半壁江山!”
聽到這話,王鴻濤意識到了什么,雖然還是一臉笑意,但語氣稍微重了些,說道:“成績是突出的,但始終要謹記,我們的成績都是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支持下取得的,這是原則問題!咱們關起門來說話,長安咸城合并的事吵了十幾年,為什么一直沒有成型?直至現在,反對的聲音還不絕于耳,那是怕咱們長安做大后想鬧獨立,像渝市那樣搞成直轄,最后省里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你們也要教育大家,不要取得一點成績就忘乎所以,省財政給的資金支持市長你最清楚吧,做人不能忘本,更何況我們都是秦省人,要認得清方向!以后再讓我聽到市里有驕傲自大,以功臣自居的閑言碎語,那就是政治站位的問題,那樣的干部是否值得重用有待商榷。”
在省委,陳家忠書記和劉從峰省長拿著成績單也在樂呵。
陳家忠說道:“從峰,長安已經站穩了腳跟,崛起是勢不可擋的。長安興則秦省興,我們的經濟再一次占據了第七的寶座,年底的綜合考評甚至能闖進前五,這對秦省、你我來說都是個好消息,我們可以挺著腰板,昂首前進。鴻濤這小子,太給力了!”
劉從峰說道:“這就是書記常說的,用好一個干部,可以興盛一方經濟。鴻濤不僅在經濟方面是把好手,其它方面也逐漸成熟了,是個大才!”
陳家忠點了點頭說:“你的事情不用著急,想必擔任省委書記是必然的,主要看去哪。留在秦省也不是不可能,只不過反對的聲音還是有,很可能你留下后,鴻濤就要被壓一壓了,這事領導不愿意看到的。不過,事無定論,不到塵埃落定事情還有轉機。”
“書記,你是下個月去任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