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一邊倒的常委會
會議一項一項的進行,波瀾不驚,王鴻濤心里一直在盤算如何應對最后兩個議題。
陸文華一直在觀察王鴻濤的表情,他也不想丟人呀,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就不信王鴻濤敢公然藐視省委的權威,30多歲的省長,如果這點政治智慧都沒有走不遠!
終于,到了9個議題,同州市委書記黃軍走進會議室,在發言席匯報了同州古城改造提升項目,把這個項目說的天花亂墜,景區將在空間形態上形成黃河大觀帶、史記長廊帶和古城區、黃河生態區、史圣區“兩帶三區”的格局;形成集明清建筑品味、歷史文化體驗和農業生態觀光為一體的世界級綜合旅游目的地,‘史記同州風追司馬’必將成為經典。目前部分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并取得階段性成果,懇請省委、省政府給予大力支持!
話音剛落,陸文華說道:“縣域自古以來就是相對獨立的地域經濟單元,承擔著‘富裕一方百姓’‘繁榮地域文化’和‘實現長治久安’的歷史使命。新時代,縣域承載著新的功能,它既是鄉村振興的依托,也是緩解‘大城市病’、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區域。縣域實現了高質量發展,也就打通了都市圈和城市群發展戰略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連接通道,從這個角度看,新時代縣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我覺得同州市利用自身優勢找準了發展方向,我們理應予以支持。10個億的資金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但是如果能造福一方百姓,從而帶動全市、全省的旅游業,那還是值得的,我建議把此項目列為省級重點項目,省財政在資金方面給予全力支持!”
省委秘書長黃銘馬上接茬,說道:“同州的古城改造提升項目符合同州的發展優勢,能極大推動了以同州為核心的文化旅游項目,利國利民,我個人比較看好。”
組織部長馬紹良說道:“同州古城改造提升,是經過科學論證,我個人覺得符合實際,還能改善民生。發展旅游業符合全省的戰略規劃,應當予以大力支持!”
三板斧輪完了,王鴻濤好像在想著什么事,其它常委老僧入定的看著筆記本,一言不發。
冷場了!
陸文華很無奈,開始點名:“鴻濤省長,你是什么意見?”
王鴻濤說道:“既然書記讓談,那我就發表一下看法。同州在前幾十年的老城保護中的確取得了成績,最大限度地保留部分古城原居民,形成了‘古城古、新城新,雙橋分內外’的格局。但是,近些年同州的古城開發有些操之過急,在度的把握上出現了偏差,古城商業化氣息偏重,這是社會普遍共識。
古城是傳統社會城市的產物,在改造中必須剎住只講經濟效益不講文化價值過分商業化的錯誤思潮,防止建設性破壞,防止打著保護文化的名義,干著破壞文化的事情出現。
其實同州的古城改造早在2009年就開始了,效果在那擺著,大肆的開發建設對于古城而言并非益事。成片的拆遷建設,讓大量的老建筑煥然一新,但是煥然一新的背后卻是大量的老的明清四合院遭到了大量的拆除,讓古城遠離了生活氣息,這對古城來說又是另外一種更深的痛。
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同州打著文化開發保護的幌子,干著破壞文化的事情,在開發利用上表現平平,關于這點做個簡單的調研便一目了然。古城內大肆強拆,拆真建筑,復制假建筑。
大量新修的仿古建筑在古城內比比皆是,古城的面貌確實煥然一新了,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古城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氣息也消失了,古色古香的傳統建筑讓仿古建筑所替代。當地居民坦言,‘古城的味道隨著改造也變淡了,改造都快把古城改完了。’
改造提升是好事,但目的是讓文物活起來,并不是讓文物被拆掉修仿古的。目前社會上留存著一股思潮,似乎認為大肆開發,充分發揮文物的價值,讓文物最大限度的發揮商業價值就是活起來。這種活起來的最直接表現就是大肆地對文物進行翻新改造,打著保護文物的旗號,‘掛羊頭賣狗肉’,拆舊東西建假東西,這股風必須剎住,下一步省政府要對這些行為專項治理!
要讓文物活起來,首先要把文物保護好,其次用人文的、科學的手段,把文物的價值研究透、挖掘好,并形成文物的綜合價值;最后,把這些價值通過現代的科技手段分享給廣大群眾,讓他們了解文物背后隱藏的知識和奧秘。